?这群年轻人言笑晏晏,以为自己什么苦都吃得了,什么事都做得出,踌躇满志、满怀期待地逆流而上,不一时便到了汉中经济园旁那座新建的码头。 这码头是冬日才开工,不过两三个月间,竟修得阔大平坦,长堤伸入水中,可容数条大船停泊。码头岸边矗立着几个动静滑轮搭配的高大滑车,轻轻松松便将船上的车马行李搬上陆地,竟比他们之前在汉中码头见过的更快、更轻巧省力。 给他们引路的小吏大着胆子自夸:“这座码头是我们宋大人为了汉中经济园吞吐矿料特地建的,用的材料也坚牢,建的滑车也比那边商户建的结实、好用。王爷现诸位大人不信可以看看,拉滑索的人都比那边用的人少。” 虽然用的人少,吊东西却不含糊。 众人从跳板上下去,那几辆车就已经吊到了岸上,马夫将马套在辕上,众人依着身份各乘车骑,将王驾严严实实遮护在当中,依着码头小吏指点向汉中学院走去。 这边的路却与周王记忆中的小路已然全不相同:路面不知是什么铺成的,灰蒙蒙的又整齐又硬实;表面铺着细碎的石子,看似不平,车轮走在上头却不大颠簸。路上一点坑洼都没有,车行过只留一点白印,绝不会轧出细沟。 他们便在京里也没见过这样好的路,到汉中却开了眼界,着实令人惊讶。 周王下意识看向大舅子。桓凌虽然在京里看过宋时的家书,却也没见他写修路之事,只得摇了摇头,含笑劝道:“待见着宋大人便知道了。” 嗯,待见着宋大人,他们可有许多要问的。 马车在这平坦的新路上走得比往日更快,不过两刻钟工夫,一行人便到了汉中学院,可惜日子赶得不巧,临近元宵佳节,学院里是要放假的。 留守学院的差役们自是认得桓凌与周王一行,见着府中侍卫的衣裳打扮,便匆忙开了大门,上前行大礼迎接。 褚长史派人问道:“你们宋大人呢?方才王爷已遣人进城寻他了,他还不曾过来?” 那几个看门的士兵也不知怎么回事,大着胆子答道:“如今不是元宵佳节,知府衙门不办公么?宋大人说是年节下空闲无事,要带着学生下乡了。只怕是离得远,还没赶过来吧。” 下乡做什么?难道他已自在汉中府培养起了会种嘉禾的弟子? 众人眼中一亮,连忙问他们去了哪里,跃跃欲试地想去田间看他教学。唯有桓凌是有经验的,低声对周王说:“时官儿恐怕不是到田间教学生如何种稻麦庄稼,而是去乡村间教导庄户们一些知识。” 不光教导知识,可能还要带着些官伎、艺人给乡民排演大戏。 这种活动看似有些不庄重,不合他朝廷命官的身份似的,其实是为教化百姓而行,望周王体察他的本意,别为表象迷惑,误会了他的行事。 周王见他这样谨慎,也低声回应道:“小王自然不会误解,不就是如同立春时府衙用倡优小唱们排戏演春一样么?” 一样是为教化百姓,安定民心,他这个做亲王的与跟来的大臣们都会体谅这道理。 ——毕竟他是能种出嘉禾的人,哪怕今日他说必须请神做法才能种出来,只怕众人也要捏着鼻子先学做法。 他们郎舅两人在后头说悄悄话,前面几名庶常、御史、员外郎们已经开始后悔之前叫人请宋时过来书院相见了。若早直接去找他,说不定现在就能见着宋大人如何手把手地教学生种地,如何看着苗叶便能预测出地里冬麦或蚕豆能收多少斤。 众人一面往校舍走,一面或在马上、或隔在车窗或议论叹息,遗憾错失了这个看他教学的机会。 刚走到建得四四方方,不甚有书院风雅俊秀气质的学舍前,便听身后一片马蹄声疾奔而来。桓凌心中若有所感,抛下车厢对面正在询问为何只“三下乡”而不多下几种的周王,将身子探出车外,隔着大门看去。 那队骑士都穿着修身的绿色大衣,腰间系着宽腰带,头戴毛线帽、口罩,身姿一身的挺拔矫健,几乎分不出谁是谁。 可他才看了一眼,便认出催马跑在最前头的那人腰身比别人都要细些、仪态比别人要超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