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运想通一切,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方运吃完早餐,再一次阅读那两百三十三道题目,手持毛笔,划掉一个又一个,但最后还剩三十余题目。 方运开始第二轮筛选,看到“黄鸟”二字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举人试的时候经义考过《诗经·玄鸟》中的语句。 《玄鸟》一诗是赞美商朝气象,而《黄鸟》一诗则是讥讽秦国的。 《诗经·黄鸟》涉及到一个典故,秦穆公临死前,曾与臣子喝酒,喝到酣畅处,便说要与群臣同生共死,而当时秦国三位姓“子车”的大臣答应与秦穆公同生共死。 这三位大臣是出名的良臣,正是在三人的辅佐下,秦穆公才放弃争霸中原,为秦国向西开疆扩土,为日后的秦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秦穆公死后,三位良臣连同一百七十四人,一起为秦穆公陪葬。 此事并非是简单的殉葬,无论是秦穆公在玩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戏,还是因为下一任秦康公怕重臣夺权,都导致三位良臣死亡,于是有秦人作诗《黄鸟》,哀悼子车三良臣,抨击秦穆公残暴。 但是,方运身为现代人,心中想的不仅是殉葬的三位良臣,还想到了那一百七十四人。 圣元大陆虽然已经不是奴隶制,但仍然有卖身契之类的存在,而且至今有殉葬制度,夫死妻子陪葬,主死仆从陪葬,除了读书人有权不陪葬,几乎没有人可以反抗殉葬制度。 圣元大陆历史上有许多人反对殉葬制度,许多开明读书人也不再实行殉葬,但殉葬之事时有发生,尤其是为了谋夺亲族家产。 方运想到这里,心中一颤。 自己一旦死亡,必然会被封虚圣,那方家就是虚圣家族,哪怕自己没有子嗣,景国皇室也会从他的侄子中选一人继承虚圣家族。 现在大量的宝物财物都在杨玉环手中,方家人不敢明着害杨玉环,但万一有人见财起意,暗地里用手段逼迫或刺激杨玉环自杀殉葬,这不是方运所愿意看到的。 但是,葬礼制度乃是“礼”,而殉葬也是“礼”的一环,虽然许多开明的读书人不再实行殉葬,但却没有一个地位很高的人呼吁废除殉葬制度,最多是私下表示,没有形成文章。 “就算是为了最后一次相助玉环,我也应该呼吁废除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更何况,我本就厌恶这种‘恶礼’!人之将死,岂能畏首畏尾!我眼观人族大势,废除殉葬是乃大势所趋,这种不人道的‘礼’,无人出手,那我便来亲自将其粉碎!” 但是,在提笔的一瞬间,方运犹豫了,因为方运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而这句名言是亚圣孟子口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此句一直有歧义,无论是支持殉葬还是反对殉葬之人,都可以用孔圣这话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第604章 神罚降临 此话最先记载源于《孟子》,乃是孟子引用孔子的话。 支持殉葬之人,认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说,第一个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必然断子绝孙。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殉葬制度是周朝礼乐重要的一部分,孔圣既然提倡复古,自然也会支持殉葬制度。 而反对殉葬的人则认为这句话是孔子反对殉葬,但却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解释是根据《孔子家语》的孔子原话,认为孔子提倡用草束成人形充当真人陪葬,若是利用和活人相似的陶俑陪葬,这种人的家族或国家必然覆灭。孔子认为连像人的陶俑都不应该陪葬,自然更不能拿活人陪葬。 第二种解释是,第一个用陶俑代替活人陪葬的人非常仁慈,这种人难道就没有继承者吗?言下之意是这种仁慈应该发扬光大,必然后继有人。 反对殉葬之人是利用“仁”来作证据,但支持殉葬之人用“礼”来当依据。 无论是孔圣本人还是孔圣世家之人都没有对此话进行解释,倒是孟子引用此言的时候,认定孔圣反对陪葬。 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