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社会的稳定,得鼓励百姓们留在田地之中。 百姓们有地,民心就稳。 说完了这一点后,许淙继续往下写。 他下面的这一段就全是夸夸夸了,说本朝建立时,取消了前朝的各种苛捐杂税,此乃百姓之福。然后又说陛下登基以来,轻徭、薄赋、广纳谏,几十年下来,已使‘民安也,民增也’,陛下乃明君也。 所以如此英明的陛下您,只需要再对商贸松一松,使农税与商税并行,而非如今的重农抑商,则‘民富,国富矣’。 为了让自己的这篇策论更有说服力,他还举了一个之前在青州府衙实习的时候见过的一个例子,说一次买卖缴纳的商税,等同于十户人家一年交的税。 而这还不是最高的。 最高的当属边贸、海贸过程中交的税。如海贸,据他游历那段时间的观察,什么东西只要往船上一运,则‘利十倍、百倍也。’ 朝廷岁入一千万缗,市舶司即占一成五,足可见海贸之利。 而英明的陛下您,也不用担心放宽了商贸之后,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为经过陛下您这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如今海晏河清,民安也,民增也。 增长的这部分百姓,因为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田地,所以生活得不富裕。因此只要朝廷放开商贸,让农、商并行,那么他们就会投入到商贸之中,产生更多的赋税。而百姓们缴纳的赋税一多,则国富也。 最后农业支撑商业,商业反哺农业,则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当然,这样必然也会产生其他问题,比如土地兼并、贪腐等等,所以后面许淙又用了一段来写会产生什么什么问题,然后要怎么解决。 全部写完之后,他总结并且点题。 若想使‘国富’,则得先使‘民富’,民富而国富之,若使民贫而国富,则大祸矣。 草稿写完,他认真地读了几遍,然后又修改了一些词句,并且检查了避讳等等都没有问题,才用练习了十余年的馆阁体,仔细地抄写在卷子上。 如此,殿试就结束了。 第141章 从宫里出来后,许淙松了一口气。 因为殿试的结果不会马上出来,所以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他便拥有了一小段的空闲时间。 想了想,他决定将《科举记》完结了。 《科举记》这本画册,还是他三岁那年画的,这么多年来偶尔更新,偶尔断更,如今已经画到了第十三册 。 结束了游历的许大林三人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至于第十四册 和第十五册画什么,他也已经想好了,并且还画出了其中的一部分情节。这次再画,他便添加了一些京城的景色。 京城的繁华那是必须要画上去的,毕竟是国都啊,不但要画而且还要画得尽善尽美非常好看,让人一看到就想要来游玩一番。 至于形形色色,年龄不一的举人们也不能落下,毕竟会试和殿试是这本画册的最高潮,有了主角那怎么能缺少配角呢? 所以最后的这两本许淙画得非常认真,还参考了自己在贡院和皇宫内的亲身经历,画出来的内容那叫一个如临其境。 最后,许淙在第十四册 的末尾画了一个传胪大典。 文武百官在殿内,而新科进士们则在殿外,他们有的平静、有的紧张,有的激动,还有的黯然。正在这时,殿内传来了一个声音。 ‘一甲第一名,许大林。’ 至此, 第十四册 就结束了。 《科举记》第十五册 的开头,则是许大林考中状元之后,与考中了探花的王家少爷,考中了进士的张家少爷,以及其他进士、同进士们跨马游街的画面。 这是每一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