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几乎是一面倒的认为这样不合时宜。 朱棣只冷着脸,一言不发。 谁也不知陛下的心意,可有一点,这百官却都心如明镜,不能让正义堂扩张下去了,如若不然,似乎会有某种不可测的结果。 不可测,是几乎所有身居高位者不喜欢看到的事。 他们喜欢按部就班,喜欢规矩,喜欢约定成俗,唯有如此,才可让他们的地位稳固。 朱棣只听的厌烦。 朱高炽坐在下侧,愁眉不展,心思已经飘远,如果说父皇的厌烦来源于百官们纷进言,都是之乎者也,大道理一大堆,搅的人脑壳痛。 可朱高炽却能听懂许多引经据典背后的弦外之音。 反对最激烈的,往往是品级不高的翰林官和言官,他们品级低,且年轻,正是需要增加自己名望的时候。 就在争议不休之时,突然,亦失哈小步入殿,朱棣看到了亦失哈,心里了然了什么,朝亦失哈点点头。 亦失哈便碎步至御前,取出一份奏疏,低声道:“陛下,张安世有奏,奴婢觉得紧急……所以自作主张……” 朱棣颔首,取了奏疏,打开一看,而后环顾百官,只短暂的沉默之后,朱棣道:“诸卿不必争了。” 百官们顿时安静下来。 朱棣道:“张安世上奏,请朕罢其博士官职,他说他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精力有限,无法承担博士大任……”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一个个眼神错愕。 朱棣笑了笑道:“诸卿是唯恐不能做博士,可张安世却有此淡泊之心,与诸卿相比,岂不显得可笑?” 这话的讽刺意味很浓。 “能教授出会元的博士,诸卿竟不能相容,却俱言他如何坏了学风,这是什么道理?” 朱棣说罢,拂袖而去。 留在殿中的百官,瞠目结舌。 他们没想到张安世会突然杀个回马枪。 尤其是解缙,解缙是极聪明的人,他非常清楚张安世这等八股笔谈带来的可怕后果。 江西的读书人,或者说整个南方的读书人,之所以能够独占鳌头,靠的乃是家学渊源。 因为这数百年来受的战乱波及比较少,在较为安定的局面之下,往往在读书方面占有比别人更大的优势。 可一旦这东西铺开,下一次科举,中的是什么人就不知道了,而且人人都学那八股笔谈,张安世又打着博士的名义在国子监授徒,长此以往,势必动摇整个士林的根基。 士林是一群有才情的读书人组成的,显然不该被一群走捷径的人充斥其中。 见朱棣拂袖而去,众臣散去。 朱高炽很生气,气咻咻地走出大殿,解缙却追了出去,低声道:“太子殿下。” 朱高炽道:“解师傅要害安世吗?” 解缙道:“太子殿下,臣这是为了保护他。” 朱高炽脸色更冷:“他有才学,是值得高兴的事。” 解缙道:“就因为如此,才不可放任。殿下……” 解缙压低了声音,接着道:“殿下不要忘了,汉王一直没有死心,他欲图太子位,势必要从殿下身边的人动手,张安世木秀于林,迟早要引来祸端,臣所担心的是,到时只怕殿下也要受波及。”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