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不吝啬使用他们所能知道的,掌握的,最美好的溢美之词。 “阿迈,这些就是你找来的人吗?”马车经过的时候,王谧扫了一眼,等到出了乌衣巷,他才拉着何迈对账。 何迈咧嘴一笑:“你都知道了,就别挑明,多不好意思。” 这就是所谓的舆论战。 很典型的做法,其实,王谧早就已经看出来了,这一套把戏,何迈在这街上已经玩了好几天了。 原本以为,作用不会太大,毕竟,这个年代的百姓们还比较蒙昧,不太容易被那些没根没据的风言风语影响。 却没想到,狭隘的反而是大王自己。 这样造舆论的人也不需要太多,十几个就足够,他们需要很年轻,需要很活跃,需要是这建康城街上人人都熟悉的一些人物,有一定的影响力。 只要他们开口,以他们庞大的人脉,就可以很快的把消息都散出去,并且通过他们的带动,让琅琊王是我建康城的定海神针,这样的想法很快的在城中百姓的心中种下,铺开。 现在看来,效果很好。 “都是些托儿。” “是啊,我思来想去,这是最适合他们的差事了。”何迈应道。 这些少年,当然不是何迈随意挑选的,他们能够得到这份光荣的工作,自然也是和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 这些日子,来到琅琊王府投献的人,简直是络绎不绝,一波接着一波,于是,有一些年轻人就被何迈注意到了。 一开始呢,选择合适的人才这件事,只有琅琊王一个人操持,最近,王恭也被关起来了,一时半刻的也解脱不了,街面上的秩序是越来越好,有北府兵接管日常的巡逻管理,那种热闹繁盛,很快就恢复了。 王谧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清闲的很,在刘穆之他们没有赶过来之前,这是难得的一段闲暇时光。 本来这件事他一个人全权负责也没问题,但后来考虑到人才的选择也需要参考多方面的意见。 只凭他王谧一个人,必然还是有狭隘的地方。 所以,很快他就找来了一个好帮手,正是何迈,他这个人机灵,眼光也独到,而且,完全和王谧不是一个风格。 很快,他就从堆成小山一样的投献书中,挑出了一些目标,当然了,都是被王谧一开始就排除的。 都是些游手好闲的人,连自己的长处都写不明白,牛皮吹得倒是挺响亮的。 这种人,王谧着实是看不上。 然而,他看不上的人,何迈却觉得另有用处,只要他觉得有用处,王谧倒是也不拦着。 反正都是来投献的,都积极的很,都等着差事呢! 何迈能有安排,自然是好事。不过,问到他的用处,何迈却还搞起了神秘,说什么也不肯透露。 王谧倒是无所谓,今天上了街本来他也没注意,谁让这些青年里有几张熟面孔,谁让他的记性又那么的好呢? 都认出来了。 既然被看出来了,何迈倒是也坦然。 虽然这些人确实是夸夸其谈,令人生厌,说不定也没有太高的学问,办事能力更是一般。 但那无关紧要,他们通常都有一种好嘴,能说会道,还善于蛊惑人心。审时度势,抓机会抓的可准了。 你看,本来是一无所长的人,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小看自己,来到琅琊王府投献的人简直是可以绕建康城一圈,这其中,能人异士遍地,他们这些小年轻根本就不是对手。 但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把简历给投进来了,只这勇气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自然要给机会。 不能就这么算了,都是人才啊,不随才任用就浪费了。 于是,在何迈的精心部署之下,这些舌灿莲花的小年轻,就走上了街头。 在他们的宣传带领之下,很快,琅琊王的好形象就建立起来了,当然了,能够有这样的声势,琅琊王本人当然功劳最大。 推销做得再好,也要商品自身硬才行,琅琊王是什么样的人,那一出街就是万众瞩目,绝对的焦点,不会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 于是,这样的言论一出现,立刻就会成为百姓们认同的共识,这一波的舆论声势做的很好,要给何迈记一功。 车队浩浩荡荡的往前走,很快,就看到了一圈白墙黑瓦的院落,规模很大,而且,大门还镶上了凸起的乳钉纹,非常气派。 “稚远,太后娘娘去看望阿宁了。” “你确定?” 王府门前并没有看到王贞英的辇舆,跟班也没有,空空荡荡的,如果消息属实,那肯定是乔装打扮才出宫的,要么就是特地把辇舆停放到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了。 在打探消息这方面,何迈完全可以相信,通常都不会失手。 “绝对没错。” “消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