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王学新感到欣慰的是,因为华夏在晶体管、集成电路上走在前头,因此只要是使用电子管的电子设备到华夏手中就能为其减重并小型化。 且因为集成电路的特性,减重小型化后还更省电、更可靠、效率更高。 也就是说,八路军能轻松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团长,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苏教授皱眉说道:“无线电干扰好说,飞机载着干扰机往天上一飞,想干扰哪就干扰哪。电话线也没问题,情报人员和游击队都能办到。但是公路怎么拦呢?我军前头一打,鬼子发现电台被干扰电话打不通,第一时间就会派出通讯员报告!” 这倒是被王学新忽略掉的东西。 所以,这时代的通讯方式不只电台、电台,应该还要加上人,挎子一骑就能把情报送出去了。 不过这也不能说是王学新忽略,而是他根本就没觉得这是个问题。 他指着地图上的公路说:“同志们,我军突击队要发起突袭,而且是依靠坦克和半履带汽车发起突袭,就必然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占领公路要点或交通枢纽!” 会议室里的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比如桥梁,再比如要通过高地、峡谷的公路,此外还有公路桥等。 这些地方别说是得到情报和命令了,只要听到前方有枪炮声,鬼子就会自发的做好炸桥堵路或封锁的准备了。 就算无险可守也无桥可炸,在公路上埋地雷都能有效迟滞突袭部队的速度。 “所以!”王学新说:“我们的侦察部队应该先行一步,在战斗打响前或打响的同时占领这些要点,以保证我突袭部队快速通过!” 这时在座的人都明白了,这不只是夜战,更是夜间闪电战。 “团长!”张子辉再次提出异议:“这侦察部队要渗透到这么多个单位并做好战斗准备,那可不容易!” 张子辉这话是说得“客气”了。 如果是对别人在别的场合,他怕是会一蹦三尺高:“狗屁不通!半履带车要是往前突袭十几公里,这十几公里得有多少桥、枢纽以及旁边有高地的公路?这些全都要侦察兵潜伏……真当侦察兵是三头六臂的天兵天将呢?” 所以,他实际要说的话不是“不容易”,而是“不可能”。 只不过因为刚才吃了一次瘪,这回谨慎点而已。 很快张子辉就发现他的“谨慎”是对的,因为王学新马上就给出了答案。 “张排长!”王学新说:“我说的侦察部队可能跟你想的侦察部队不太一样!我说的侦察部队,是搭乘直升机向敌后方渗透的!” 张子辉是战场过来的人,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了。 直升机搭乘着侦察部队进行渗透是最快也是最出其不意的……比如敌人的一座高地,步兵要渗透仅仅只是爬上去就要几小时还累得半死,打起来还处于地理上的不利位置,其间一旦被敌人发现就有可能暴露战略目标。 但直升机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它直到战前甚至开战后才秘密飞进目标区域,这时即便暴露也不会影响整场战役。 直升机再把侦察部队一放,半小时左右就能拿下一座高地,如果是无人驻守的高地就更是直接占领。 “此时我们已经有一百多架直升机!”王学新说:“我打算用这些直升机武装五支侦察大队,战时他们将第一时间深入敌后占领要点或实施其它任务!” 这才是直升机的正确用法,这时期直升机的脆弱决定了它更应该是特种作战中的运输工具、渗透工具,而不是直接投入到战场与敌人作战。 而如果侦察大队渗透到敌后方控制了公路,就不需要担心鬼子通讯兵送情报了! 第1716章 红外夜视仪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