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若是信得过蠡,待此番蠡回去,便请先生以等值的齐盐重酬!绝不让贵国空使了这一趟,不知君侯意下如何?” 曾侯舆闻言,不由眼睛一亮。 是啊,自从秦、楚、巴三国合伙灭了庸国之后,他们这里的盐市,就等同于是被楚人所垄断了的。 又因为与楚国的关系,他们又从来不敢去往北面开辟盐路。所以,他们也就再没了足够便宜的盐来食用了。 而他们随国上下,对此早已是苦不堪言。 而范蠡的这三言两语,又可谓是直击要害。 若是能就此“甩锅”给他一个人,而能另辟一条盐路,解决自己如今国内的这一大难题,又有何不可的呢? 于是,曾侯这便开口道: “既如此……此事待到寡人和众人商议后再说。二位这一路辛苦,待寡人且摆上筵席,为二位接风洗尘!” 曾侯舆当即命人就在这大殿之上摆上筵席,众人席地而坐,旁边竟还支起了铜炉进行烧烤。 只见这铜炉为两层,下面放着炭火,上面一层进行烧烤,有专人侍奉,如此一来,倒是可以吃热的,很是方便。 (后世曾侯乙墓出土铜炉,出土时炉内存有木炭,盘内存有鲫鱼鱼骨,盘底还留有烟炱痕迹,为后世发现最早的煎烤食物的青铜炊具。) 范蠡看到这铜炉制作精良,对其亦是赞不绝口,随国的铜器,当真是名不虚传呐! 第四百一十八章 范蠡不辱使命 筵席过后,曾侯舆命二位公子是继续在前殿作陪,而他自己和太子钺则是隐入后殿,和季怡等大臣商议此事。 季怡等人谨慎,因此依旧是极力反对的。而曾侯舆虽也是有些犹豫,但又念在范蠡开出的价码也的确是够吸引人的,不禁是沉吟道: “其实……若是只当作买卖……倒也并非不可。毕竟,我邦匮盐,此亦为大事。而此事若能以他一人的名义去办,此举固然依旧有些涉险,却也能尽可能的将我随国置于事外!只不过……寡人所担心者,是万一这铜石真被楚人给扣下了,那岂不是叫人空欢喜一场?” 太子钺这时说道: “父侯,此二人,虽看似年轻,但一看便都是老练持重之人。若不然,想必李子明也不会派他二人前来商议。儿臣以为,我等只需答应相助,最终这批铜石是否能安然到得叶邑,那便是他们自己的事了。纵是有个万一,但想那李子明终究还得承我随国的这一番情谊的!那李子明素以仁义显著于世,若是当真不命人奉盐而还,此事若传将出去,恐怕是对谁都无有益处!” “更何况,区区铜石对他们或许是如获至宝,然而对我们随国而言亦不过尔尔,此举对我邦而言,获利甚大!儿臣以为可行。” 曾侯舆闻言,不禁是点了点头,并是继续说道: “嗯,钺儿所言甚是。既如此,事不宜迟,钺儿这便带他们二人去采石处挑选铜石吧!” 于是,太子钺当即亲自带着范蠡和叶戌前往了采集铜石的工坊,只见这其有已炼化成块的,也有尚未来得及炼化的,范蠡便理所当然的只要了一些炼化好的。 范蠡选了十车铜石,临行之际,范蠡发现两旁的仪仗队有人手持“三戈戟”,其实这类武器和矛、戈非常的相似,因为本就是一个结合体了,有着三戈。 然而,一般都只是单戈居多。像现在看到的这样头部有三戈的,却实属罕见。 范蠡觉得这兵器倒是新奇,虽看似笨重不已,但见其金亮色的三把戈头,却亦是令人不由为之战栗。 而且,范蠡再细细一琢磨,只觉得若真能找一个力大者,站在战车上挥舞此物,不说其杀伤力究竟有比单戈如何,但就其隐隐透出的霸道之气,也足以唬人的了! 于是,范蠡当即找太子钺要了二十件三戈戟,而太子钺也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太子钺又将他们送至关口。 “二位一路慢行,还请范先生不要忘记自己的承诺!” “太子且请宽心!只因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