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霖已经在着眼日后了。 开疆辟土……开辟下来的疆土靠什么去固守化为永久? 只能是大量的汉民。 而当人口发展到了一个层次,大燕国力和经济自然就水涨船高。 上述国策的推行波澜不惊,效果的显现还需要时间。但随之而来的是,朝廷颁布的养廉田制度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经雁北一战,整个雁北地区的九州悉数化为大燕所有。 河北方面,大燕的边境防线已经从白沟河以北继续往北推进了五十里。 由此,大燕获得的无主良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数十万亩。具备了推行第一波养廉田的基本条件。 先面向朝廷三品以上文武高官阶层授予养廉田。 王霖只是提了一个基础性的方略,具体的推进全部由李纲三人协商。 三人关起门来研究了好几日,才定下了一个章程: 一品一万五千亩,从一品一万二千亩。 二品一万亩,从二品八千亩。 三品六千亩,从三品五千亩。 北宋全国官员约莫有三四万人,冗官问题非常严重。经过内阁半年来锲而不舍大刀阔斧的精简裁撤,目前大燕王朝朝廷及地方还供养着各级官员两万余人。 这个数目不包括庞大的普通公务员队伍(官吏)。 朝中阁臣,六部尚书,九卿,枢密院……三品以上文官数十人(不包括地方大员),同级别的武勋武将也不少于这个数目。 所以,养廉田的推行注定是一个分阶段、分步走的逐步推进的过程。 第一步,先面向朝廷三品以上高官体系,授予规定额度半数的养廉田。 第二步,是面向地方三品以上文武大员。规矩亦然。 第三步,才是三品以下的朝廷官员。 第四步,面向三品以下地方官。 此为第一阶段。 相当于给全国供养的文武官员发放了一定份额的养廉田,使养廉田制度建立运行起来。 至于第二阶段何时推进,还要看军事行动和开疆辟土的进展情况。 这两日的东京城非常热闹,朝野震动。 从户部衙门拿到至少数千亩养廉田份额的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开始兴高采烈安排佃户、家奴陆陆续续离京赶赴河北和雁北,准备开垦荒田。 养廉田发下去了,耕种需要官员自己解决。 其实到了北宋末期,土地兼并和圈占人口的问题早就暴露无遗,从属附庸于权贵之家的佃户奴仆以及各类黑户不计其数。 养廉田的产权归国有。 官员们拥有的只是耕种权,只要官员在任,耕种权不变,且免五成赋税。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