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命人快马南下,通知窦泰撤军。 其实这件事高澄已经做过了,他得知高欢安排窦泰进逼潼关后,立即派遣侍卫依旧是一人三马奔赴窦泰军中,建议他进驻弘农。 可关键就在于窦泰是晋阳大将,不归高澄这个京畿大都督管辖,而他连战连胜,功勋卓著,又怎么会相信高澄的判断。 因妻子娄黑女是高澄生母娄昭君之姐的关系,窦泰还是和颜悦色让信使转告高澄,军旅之事他自有主张,无需高澄操心,同时夸赞了高澄所组建的听望司,说探子们办事得力,如今宇文泰亲领大军西进,他想要尝试能否为高王打下潼关。 潼关毫无疑问是关东与关西之间的一座天堑,一旦夺下潼关,高欢无需走蒲津,沿途过沙苑,他大可领二十万大军由潼关往长安。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西首战之潼关 身处潼关的听望司密探崔耀目睹宇文泰六千轻骑趁夜出关,又迎来数万步卒进驻。 一张专为窦泰而设的大网已然张开。 他迫切地想要将消息传递回去,但自从宇文泰出关,整个潼关已经戒严,不许进出。 崔耀内心绝望,这是一种眼睁睁看着两万步卒覆灭地无力感。 宇文泰领六千骑出关远远埋伏起来,他在等,等待窦泰往潼关进军。 但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宇文泰在赌,赌窦泰屡胜而骄,被他蒙骗。 屯驻风陵渡的窦泰确实上当了。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的行为会有不同看法。 在窦泰看来,远在长安的宇文泰做出了一个稳妥之选:一部把守各处关隘防备关东,另一部西行追击可朱浑元。 因此他毫不怀疑消息的真实性。 而高澄深知宇文泰这人喜好兵行险招,在关西处于绝对劣势的时候,往往只有奇谋才能翻盘。 可朱浑元东归的根本原因是对新生的关西政权信心不足。 作为同样深谙人心的权谋家,高澄将自己置身于宇文泰的位置,他最先考虑的绝不是可朱浑元东归问题。 可朱浑元没有刘皇叔的号召力,秦州、渭州之人不可能背井离乡追随他逃亡关东,他也不可能扶老携幼,拖累自己的行军速度。 了不起放可朱浑元部落几千户人东归,对于关东、关西实力对比,没有太大变化。 让高澄选择,他会将目标放在窦泰身上。 他绝不会选择将部众分散的做法,且不提东西相隔千里的联络问题,纵使成功截杀可朱浑元,也只是关西内部的损耗,对于提振人心并没有多少作用。 新生的关西政权急需一场胜利安抚人心,而一旦吞下窦泰大军,给高氏带去的损失远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