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只因为崔赡出身清河崔氏,更是由于他的才学早就为世人所共知。 如今广州政通人和,而广州刺史高敖曹本身是个什么属性,河北民众又怎会不知,出了名的不读书,当年在冀州打家劫舍,祸害乡里的老惯犯,哪能指着他亲力亲为治理地方。 故而所有的赞誉几乎都集中到了不满二十的崔赡身上。 事实也确实如此,崔赡十五岁入高敖曹幕府,辅佐他处理政务,也算得上是呕心沥血了。 “那人就是崔赡?” 定州刺史厍狄干站在高楼上眺望,他指着远处正与一众生员相互见礼的崔赡,向亲信问道。 得到肯定答复后,厍狄干感慨道: “生得好模样,才学出众,却不恃才傲物,能平易近人,不愧李神俊‘后生第一’的赞誉。” 第二百四十二章 州试 厍狄干肚里的墨水比高敖曹、高季式两兄弟还少,他甚至连字都不认得。 在官府张榜公告的政令上署名时,姓名里的‘干’字,总要由下向上成竖画,被时人讥讽为‘穿锥’。 而穿锥一词也从此被代指不学无术。 没有学问是事实,可让一个生长在塞外部落的鲜卑人舞文弄墨识汉字,多少也跟强人所难沾点边。 真要细究起来,这不学无术的指责着实是冤枉了厍狄干。 厍狄干为官清廉,持家节俭,在权贵贪腐享受的大时代背景下,身为高欢妹夫、高澄姨父的厍狄干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同时厍狄干极具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长于军事,短于治理,他从不瞎折腾。 高敖曹全盘放权,自己从不过问政事,这是性情使然,谁也不能指望生性粗豪的他,在走马狩猎之余,还能有心思放在政务上。 但厍狄干不同,他虽然不识文字,可高澄下达的各项政令,他总要亲自一一过问,关注其进展。 某些官员对于高澄所倡导的《施政纲要》仅仅是熟读背诵,厍狄干在为政时却严格遵照其中所记载,鼓励农桑,重视文教、德教,他体恤百姓,从不因个人私欲而滥用民力,故而深得定州士民爱戴。 与另一位姑父尉景在冀州时的作为形成鲜明对比。 相较于不学无术这个评价,也许不学有术更为贴切。 厍狄干凭栏远眺,目光始终注视着崔赡,由于不识文字,厍狄干在政务上对僚佐多有倚重,就连他所奉行的《施政纲要》,也是僚佐为他诵读。 因此,厍狄干对有才之士极为喜爱,崔赡小小年纪,却能与高敖曹一众幕僚齐力治理将广州治理得卓有成效,自然受他的青睐。 ‘可惜阿惠要求各级考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