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在意那些俗礼,我知道你们江南之人大多称我为高贼、北虏、鲜卑儿,我重新与你介绍下,我姓高,名澄,字子惠,出身渤海高氏,亡父虽与北镇鲜卑为伍,但确实是个汉人。’ 北齐天子很在意自己的汉人身份,这是吴明彻过往不曾接触到的事情。 当吴明彻还震惊在自己被高澄秘密接见的时候,高澄又问了他一个问题: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自前晋永嘉之乱以来,华夏分裂二百四十年,期间南北对峙,战乱不休,固然有许多人物彪炳史册,但黎民久经战乱之苦,却无人问津。 ‘我听闻吴将军曾破家救助邻里,想来也有一份仁心,不知愿意与我这个北地汉儿一起终结这个乱世,让南北之民合为一家,再不受兵灾之苦。’ 吴明彻一时心乱如麻,而那位北齐天子却宽和笑道: ‘时间有的是,吴将军无需着急答复。’ 这段时间以来,吴明彻终日心神不宁,以他的智慧,当然知道顺势在暗中投靠北齐,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宗族,都有莫大的好处,毕竟有识之士都清楚,萧梁此前屡战屡败,先后丢失淮南、江汉,如今四分五裂,更难以与高齐争锋。 但就是拐不过心里那道弯,正如高澄所言,南北分立二百四十年,许多事情已经习惯了,比如仇视北方蛮夷政权,哪怕高澄强调自己的汉人身份,也让吴明彻一时难以适从。 只是变故就发生在昭德五年的元日,傍晚吴明彻回到府中,收到了一封密信。 信中是高澄对他的元日慰问,并附上一首汉魏时期的乐府诗: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诗后还有高澄的感慨: ‘此诗虽是汉魏旧作,可又何尝不是过往二百四十年,无数戍卒的真实写真,亡父出身贫苦,若非因缘际会,澄亦不过是其中一人,遂有终结乱世之志,合同南北之心,使百姓不受征召之辛苦,使黎庶得享团聚之欢颜,二百多年的乱世,该结束了!’ 吴明彻当然知道这封信不可能是从洛阳发出,应该是高澄离开江南时,留给了段韶,让他在元日里送给自己。 可这份心意,吴明彻着实感受到了。 看罢全信,早已屏退奴婢的吴明彻对信使诚挚道: “烦请转告陛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