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各个学校的招生标准。 比如国子学,是三品以上的子孙,而太学是五品以上,四门学则是七品以上。 其等级划分森严明显。 …… 民间的百姓们,尤其是宋以前的,就算是没读过书的也能喊出几大世 家的名字。 什么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兰陵萧氏…… 对他们来说,这些世家大族就宛如天上的云一般高不可攀。 世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教育资源,而平民连受教育的资格都没有,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官员的子弟上更好的学校,同样如此。 总不能让他们的金贵儿孙们和我们泥腿子上同一所学校吧? 那怎么行? 听上去就是大不敬。 但此刻,不知为何,听得到了唐朝,这样的阶层还依然存在,很多人心中却忽然生出了一些淡淡的不爽与质疑。 但若说不爽在哪里?他们却又回答不上来,或者是不敢去细想。 唐朝,贞观。 孙英娘一家也在观看仙画。 她现在算是一名正式的医院医生了,算得上是公务员,而且又在医学院学习过。因此,她爹娘都不约而同的转向了她。 “那现在是长安大学厉害还是国子监厉害?” 国子监只收大官子弟,而新开的大学是不分出身的,只要没案底就行。 孙英娘还真知道一点内幕:“最厉害的其实是弘文馆,那可是皇子皇孙们上学的地方。国子监也只能排在第一。” “大学嘛,当然也挺厉害的,而且招揽了很多厉害的夫子。” 她娘继续问:“那到底哪个更厉害?” 孙英娘:“……现在肯定还是国子监厉害一点点,不过我觉得再过几年,十几年,可能大学更厉害一点。” 她不再是那个没有见识的小姑娘了,读了书又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的眼界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孙英娘觉得,现在朝廷明显是想要发展科学,走后世那种综合性大学的路子。只要这大政策不变,人们肯定会感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便利,那大学的迎头赶上就不是问题。 说不定到时候,连皇子皇孙都要来大学读书呢。 …… 【至于民间教育,在唐朝同样很受欢迎,甚至发展到了一个小高峰。】 【一些没有官职的文人学士开始在家中开起了私塾。】 【受教育的阶层开始下移。】 【韦庄的“韦氏教坊”、孙光宪的“孙氏书院”、韩愈的“韩文公书院”等,都是当时很有名的私塾,或者说教育机构。】 一总角小童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私塾拜访自己的未来老师。 父母将十块肉干捆绑在一起,加上一匹粗布,就是要给夫子的束脩。 夫子考校了几句小童,见他说话口齿清晰,反应灵敏,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一系列的学校加上全国的私塾书院之类,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教育体系!】 【由此可见,唐朝民间求学的风气肯定是可以的,百姓们的文化欣赏水平也还不错,不然也不可能造就一个几乎全民皆诗的文学和诗歌的盛世。】 【大唐 上到皇帝, ↑[(, 都是狂热的诗歌爱好者。】 【唐朝的诗人和文学家更是如天上繁星一般璀璨闪耀,成为了华夏历史上的华章。如果换在一个教育落后、文化贫瘠的社会,那是完全无法做到的。】2 黄鹤楼。 一位疏朗洒脱的青年文士与友人饮酒。 酒酣正兴,他站起身笑道:“听闻常有文人雅士在黄鹤楼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你我何不前往一观。” 他与友人前往楼中题诗之处,墙壁上满满都是来往文人们留下的诗。 还有一些是店家觉得极好然后找人刻成了字牌悬挂在明显处。 一首是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