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小组的主要领导还没来,大家在办公室里嘻嘻哈哈地聊着天。 有人还说,要跟领导提个建议,应该给组员发点食堂饭票,算是干活福利。 之后又陆续来了五六个筹备组成员,大家相互引荐说笑着,办公室里的气氛相当轻松,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是来开茶话会的。 就在大家越聊越火热之际,有人在办公室的门上敲了敲,走进来笑道:“咱们筹备小组的氛围很好嘛,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要继续保持啊!” 众人纷纷起身招呼夏主任。 对方是筹备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组长和副组长日理万机,当然不可能亲自来抓准备工作,所以日常的统筹工作都由她安排。 夏主任和善地笑:“既然人已经到齐了,那咱们的工作就正式开始吧。” 毕卫东带头鼓掌,办公室里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夏主任让人将资料发到每个组员手里,“这是筹备组根据各单位提供的资料提前准备的,咱们最终要展示的成果,就从这些项目中甄选。大家都是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先看看资料中是否有遗漏和需要改动的地方。” 狄思科接到资料后,没看其他单位的内容,先刷刷往后翻页,寻找经合办的项目。 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加粗标题和一句话简介,之后才会详细介绍项目内容。 他们这个项目的标题是,“全市首个蔬菜配送服务中心”。 一句话简介——采用产地直销的模式,将新鲜副食品送上百姓餐桌。 在详细介绍中,才提及了为企事业单位配送生鲜的服务。 狄思科盯着这几行字琢磨许久。 在他看来,团体客户才是农贸公司的大客户,公司的主要收益也是从这里产生的。 可是,手上的这份资料,明显更看重个人业务。 狄思科猜测,这所谓的成果展示,不但要看经济效益,也要看社会影响力和发展前景。 个人配送服务目前只开发了北海公园那一片的市场,有将近一百户住户享受了送货上门。 过年前的那一个月,个人配送的采购金额高达12万元,彻底刷新了公司记录。 北海公园居民在家采购年货的新闻,登上了好几份报纸的版面,甚至还上了国字头大报。 这个新闻并不是狄思科安排的,毕竟他们不是纯粹的企业,若想主动发什么新闻,需要区里宣传部门的审核。 他们胡同里那个做了支架手术的陈大爷是报社的资深记者,退休了也没荒废功力。 这种送货上门的服务,正适合他们这样年纪大,身体欠佳,又没有儿女的老年人。 享受了服务以后,陈大爷就大笔一挥,写了一篇介绍他在家买菜的小作文。 文章发表后,农贸公司和胡同里迎来了好几拨记者。 陈大爷的小作文将狄思科送进了筹备小组的办公室,同时也为农贸公司招来了好几个竞争对手。 据他所知,蔬菜公司也正在筹划开辟这部分个人业务,而其他区的几个蔬菜批发市场已经在年后成立了配送中心。 闷声发大财的日子算是一去不复返了。 狄思科很快就将资料看完了,摩挲着纸张琢磨心事。 夏主任的声音适时响起,“要是资料没什么问题,咱们就往下走了。农展馆已经给咱们划分了展区,咱们是东道主,展区的位置不错,有一个很大的中心展位。按照组长的意思,最好能选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放在这个中心位置。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办公室里都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