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秋

12


    林春自己是住屋邨的,也就是公屋,是政府大批建筑、供草根阶层申请的房屋。他家大约才200呎左右,房间也没有一个,算是现代的家徒四壁,不过林春对于贫穷习以为常,他就好似一颗蚕豆,种蚕豆时,只需将豆放在一块浸满水的棉花,过几天,只要有阳光、空气,蚕豆就自然能够发芽,粗生粗养。所以只需要有基本的物质,林春就能生存下去。

    当他这天到了陈秋的家,才知道生活原来真的可以这么奢侈——不,应该说,他早就知道这个事实,但想不到自己身边居然有一个这么奢侈的人活着,而这个人不久前才跟过他去跳楼,虽然最后也没有跳下去。

    这样吧,我们称林春和陈秋所居住的地方为t市,就在新界区。香港分了三大区:新界、九龙和港岛区。港岛区算是最早开发、也最早繁荣的地区,在很久之前,1840年代香港初开埠,那时港英政府(也就是统治香港九十九年的英国政府)初开发了港岛的一些区域,就是那「四环」(地方名,是中环、上环、下环和西环),所以港岛区至今仍有不少具有英式风情的建筑,立法会大楼是其中一个例子。

    而九龙,比港岛区繁荣得要迟一点。港岛区其实面积不大,而香港不过一弹丸之地,惨在地少人多,所以后来就开发了九龙区了。九龙区有不少旧区,有很多称之为「唐楼」的旧建筑,据说很有保育价值。

    再到后一点,连九龙都不能满足人口需求,才陆续开发了新九龙区、填海,以及发展新界区,并在新界区开了十八个新市镇,总之简单而言就是将新界这块大土地划为十八个区域,而陈秋和林春他们住的t市,是其中一个早期开发的新市镇。

    在此之前,新界区一直是农民和渔民的集中地,保留了很多原始的乡村风情,有人种菜、路上还有很多牛,当然这对于新一代新界人来说,已是不可想像的情景了。香港亦有所谓的「城乡差距」,住在港岛区的人,总认为新界区比较落后,陈秋的哥哥陈心上了全港数一数二的大学,居然有同系的人天真地问他:「你们新界那里是不是真的有牛啊?」

    陈心当时认真地頷首,答:「你们港岛人居然连这种事情也不知道吗?我们那里只有轻铁(註一),连巴士都很少见,更不用提的士了。家家户户都种不同的菜或者养鸡养猪。牛吗?当然随处可见,我家就有两隻老黄牛了。每逢过节时,人们就会以物易物,比如用我家的两斤菜去换隔离家的一隻鸡,所以过节时光想要吃鸡吃猪就很艰难了!」

    陈心说得这么夸张,但难得的是对方居然相信,看来对方也是一个脑中塞满草的有钱子弟,当然亦是因为陈心天生就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偏生他又是一个喜欢骗人的傢伙。其后那人不停跟人宣扬「新界人真的还在养牛种菜呢,还以物易物,有够原始的!」之后不消说,那可怜的紈絝子弟自被当为傻子。这些都是陈秋后来告诉林春的。

    言归正传。陈秋和他哥陈心是住在t市中,一处颇为有名的私人屋苑,叫做独秀居的,下面连商场,里头超市、餐厅、书店、便利店一应俱传,交通也方便,不过离学校有一段距离,而林春的家则非常接近学校,只须走五分鐘就能回校了,陈秋则起码要走上二十分鐘才行。

    陈秋的家装修得很美。地下泛光的淡蓝色瓷砖乾净得一尘不染,一踩上去令人感到好似踩上了蓝天。一开门侧身,就面对着一大块落地玻璃,由于没有拉帘,日光全透入屋内,不用开灯都能够看书。墙身是白色的,没有生气,有点似医院,但客厅的陈设,包括电视、饭桌、一大排深蓝色的真皮沙发等等,全都是崭新的,好似新屋入伙。

    这儿总共有四间房,陈秋和他哥各住一间,一间是本来属于父母的主人房,另一间则是空出来的客房。林春很是喜欢这装饰雅洁的房子,但他并没有张大口直说:「哗!你家好漂亮啊!」因为那样做实在太寒酸了。

    陈秋将钥匙串随手放在玻璃面的饭桌,叫林春随便将书包乱放就行了,林春就放在沙发上。陈秋进厨房给林春倒一杯开水,说:「M.IyIGuO.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春秋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