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眸光闪了闪,好像被说中了,但出口却是:“不,是误人子弟。”顿了顿又道:“当然对你而言误的是你儿子,你有权那么做,我们旁人管不着。” 黎秋失笑,这话说得好像她是个专断独行的暴君。 既然分析一大通落了这么大一个由头在她身上,索性全然接受:“你说得没错,确实小风是我儿子,他的人生到目前为止还是由我来规划。” 杨老师面色一沉,没有作声。 黎秋浅抿了下嘴角,又道:“我会督促他每天练琴,但仅仅把钢琴当成一项兴趣,所以练琴的前提是他乐意而不是强制。” 哪料杨老师嗤笑了声摇着头道:“你还是不懂,以后小风是再也弹不了琴了。” 黎秋吃了一惊,“为什么?” “因为我刚才去神经科询问过了,他的阿多巴已经没有了。” 黎秋疑惑:“阿多巴是什么?” “那是一种别称,没有特别命名。简单来说就是牵系外界音乐与人脑神经的桥梁,我们的大脑都要通过神经系统来接收音乐。音乐对神经结构,特别是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不同的乐曲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有效刺激作用。但如今,那孩子丧失这功能了。” 黎秋越听越惊异,同时也惊疑:“他好好的为什么会丧失这功能?” 杨老师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却让黎秋看得毛骨悚然。 忽然脑中闪过视频中的一帧帧画面,最后定格在最末尾时,杨老师弹完那首曲子转头面朝手机询问:“小风,你学会了吗?” 整个视频的重点恐怕就是弹琴,其余的都是杨老师在与傅霖风的寒暄。有个念头逐渐在脑中滋生,会不会正是因为杨老师亲自弹的那首《远洋》? “是不是你在编曲中动了手脚?”黎秋质问。 杨老师很淡定地反问:“编曲能动什么手脚?那首曲子是我精心编写出来的,要弹会它我都将近磨合了半年。” “磨合?” 杨老师嘲讽地笑了笑说:“这你就不懂了,每一首曲子与人都要有个磨合的过程,初上手时的涩,弹了上百遍后勉强能通,以及逐渐与它拉近居然,这都需要通过慢慢磨合才能完整地把一首曲子弹出来。” 黎秋算是发现了,这个女人对钢琴之热爱融进了骨血里,她以此为荣也为傲,开口闭口全是与钢琴相关的内容。大多数人学钢琴都是为了兴趣或将来有一技之长,而她却像走火入魔般遁入了那个世界。 尝试着摸索进门,问与琴相关的问题:“你弹那首《远洋》有上百遍吗?” “岂止上百?”杨老师不可思议地看着她,好像说出这个数字是件多丢人的事,“我从练习到磨合好它花了整整半年,基本上每天都会弹20遍以上,做到手指一摸琴键就成肌肉反应地从第一个音弹奏起。” 练琴还会产生肌肉反应?黎秋真是第一次听说。 这时想到了什么,朝杨老师逼近一步,“你在时小风每天弹几遍?”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