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会是她想的那样,一定不是! “没错,就是那些荷包和扇套,全都被你祖母交给了孙盛,这件事情被我知道后告诉了你父亲,你父亲反而把我训斥了一番,说我不顺父母、口多言,七出之条给我安了两条,若不是我自作主张应下了二皇子的亲事,这个时候你已经和孙盛定亲了。”刘夫人自嘲一笑,重又拿起佛珠套在手腕上。 刘彩书如坠冰窟,好一会儿才找回意识。 “祖母既然不是您杀的,那还有谁想杀她,还能有谁” “有谁?她得罪的人还少吗?这府里的人,她哪个没有骂过,污言秽语,论起骂街,市井泼妇也不如她,说不定就是把人给骂急了,半夜三更把她弄死了。”刘夫人说到最后,咬牙切齿。 刘老太爷是寒门出身,为了读书,全村人勒紧腰带供他考上进士,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长的女儿孙氏,就是现在的老恭人。 刘老太爷报恩报了一辈子,做官的俸禄根本不够,下衙以后还要抄书赚钱,孙氏在外面接了针线活儿,起早贪黑,没有享过一天福,帮着刘老太爷赚钱还那永远也还不完的人情债。 刘老太爷用了一辈子的时间,终于把债还完了,刘家终于步入正轨。 刘翰林仕途平顺,他不用再还人情债,可是他要报母恩。 刘老恭人每天都要忆苦思甜,讲述她是多么辛苦才换来子孙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刘老恭人的恩情,刘翰林要报,刘大公子要报,刘夫人和刘彩书也要报。 刘老恭人大字不识,却把二十四孝记得滚瓜烂熟。 她不讲道理,那个大大的“孝”字就是她的道理。 刘翰林的亲事,刘老恭人原本想从同村的闺女里面挑一个,可是刘老太爷却未与她商量,便给刘翰林定下了恩师的孙女,刘老恭人为此很生气。 即使刘夫人带来上万两银子的陪嫁,刘老恭人还是讨厌她,别的婆婆立规矩,顶多就是在屋里站上几个时辰,刘老恭人立规矩,却是让儿媳寒冬腊月里在院子里站着。 因为儿子的亲事,她没能做主,于是到了孙子和孙女的亲事上,刘老恭人说什么也要由她做主。 刘大公子十四岁的时候,刘老恭人便给他订下了娘家的远房亲戚,那姑娘不识字,没读过书,嫁到京城十年,除了在府里料理家务,一次也没有与京城的夫人小姐交际过。 即便如此,刘老恭人还是自做主张,又给刘大公子纳了姨娘。 对于刘彩书的亲事,刘老恭人早有打算,她觉得这个孙女长得不好,不配嫁进高门大户,好在她娘家还有个侄孙子,长得也不好,她看着和孙女还是挺般配的。 孙子的亲事,她已经打了儿媳的脸,现在到了孙女的亲事上,她当然还要继续打儿媳的脸,非要把那个勾引她儿子的妖精打服不可。 第五二五章 臭弟弟 可惜刘老恭人万万没有想到,她那个相貌平平,又只会咬文嚼字的孙女,只不过进了一次宫,就被皇家看中,要做皇子妃了! 这怎么可能? 一定是她那个狐媚子的儿媳妇使了奸诈手段才换来的这门亲事。 说不定是刘彩书,不要脸的勾引了皇子,对,就是这样,她儿媳妇就是个只会勾引她儿子的娼妇,连带着养出的孙女也是个娼妇。 偏偏赐婚的圣旨一直没有颁下来,刘家等了多久,刘老恭人就骂了多久。 刘大公子受不了,自己寻了个外发的差事,带着妻儿离京。 刘彩书无处可去,只好躲到自己屋里不出来,好在她毕竟是皇家内定的媳妇,宫里几乎每个月都有赏赐送过来,刘老恭人总算是不再扯着嗓子站在院子里骂,改到回到屋里小声骂了。 刘彩书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莫非真的是童嬷嬷?只有她才有杀死祖母的机会。” 刘夫人看了女儿一眼,没有说话。 她当然知道与二皇子的这门亲事不算是好的,外面都说二皇子与刘家的亲事之所以还没有颁下圣旨,是因为大皇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