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洪武年间,范家就已经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至今已历经六代,范永斗就是第七代长子。 这搁到后世,就是妥妥未来继承百万家业的二代子弟。 范家累世生活于张家口,张家口这个地方流经运河,向东可直抵蓬莱,经蓬莱入海,向西想要前往山陕一带运货也十分方便。 在这个地方立家,的确是范家早年做出的一个英明决定,和蒙古人做生意,和洋人做生意,都十分方便。 朱元璋在位时期,范家就是个老实孩子,本本分分的在国内做生意,根本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笑话,洪武大帝杀人那个麻利劲儿,那是跟你闹着玩的? 后面也都差不多,第四代家主范阑因为十分支持朝廷赈灾,甚至还被嘉靖皇帝表扬过,差点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商。 可是传到第六代,也就是范永斗他爹范登库这代的时候,出了偏差。 准确的说,是老头子年轻的时候太过放纵,整天外头浪,没怎么注意教育儿子,导致范永斗整个人的思想直接跑偏了,整天净琢磨歪门邪路。 范永斗知道大明得胜,建奴惨败的消息以后,料定现在建奴那边肯定需要大量的粮饷和军需。 其实有点本事的商人谁还猜不出来了,但是没人想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范永斗是个愣头青,直接向范登库建议,偷摸向关外输送粮饷物资。 范登库一寻思这不是找死么,起初还严厉训斥了范永斗,叫他省了这个心眼,踏踏实实行商。 范永斗自然不服,他觉得这是一个起家的天赐良机,于是私自组建船队出关卖货,最后大赚一笔不说,居然还没被发现。 这样一来,范永斗在范家的声威大涨。 范登库老糊涂了,居然觉得这是可行之法,将其余几个范家子弟外放出去管铺子了。 这也就是说,范永斗那个时候正式成为范家的继承人了。 因为什么,因为他向建奴带货大赚了一笔,范登库虽然担忧,但还是没有抵受住这种带货方法带来前所未有的暴利。 只要都和那次一样“没被发现”,不就行了。 在场的很多商人听见范家是因为向关外带货被满门抄斩时,既觉得不可思议,也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范登库老实了一辈子,没成想晚节不保,让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给狠狠坑了一把。 商人们都不明白,范家虽说不是晋商第一家,现在却也是对关外贸易有名的大豪商。 “贾于边城,以信义著“这四个字,就是商人们口口相传对张家口范家的称赞,这都是以往那些代家主打下的基础。 没成想,到第六代范登库得时候,摇身一变,成通虏卖国的汉奸了,七代积蓄,付诸一炬,全都成了朝廷的小金库了。 很多人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他们想不通,范家原本已经很“财阀”了,非要碰这个雷干什么? 说起来也是,朝廷这次办事麻利的令人意外。 天启皇帝的圣旨隔天就直接下来了,一句话给定了:满门抄斩,查封全国资产。 这事你上哪儿说理去,说你以前本本分分经商,这次是昏头了? 那杀人犯是不是也能说是一时冲动,其实之前一直都是个好人? 没什么好说的,商人们除了觉得可惜,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该封、不该杀的,通虏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既然你范家干了,就别怪朝廷心狠手辣。 这天启一朝,报应虽然会迟到,但是从不缺席。 雄起东方 第四百四十二章:范氏末路 码头的夜色很浓,但却被官兵手上的火把照得透亮。 呼喊声将许多已经睡着的商人和水手惊醒,他们全都望向这边,站在船板上的范永斗脸色阴沉,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眼珠一转,一面示意亲信水手做好准备,一面强笑道: “郑千总,你这是干什么?” “我范家一向本本分分经商,为边贾义商,天下皆知…,陛下定是受了什么奸邪的蒙蔽!” “况且就算是朝廷,做事也该讲究个法度吧?” “你说我范家通虏卖国,这不过是一面之词,没有证据,仅凭这一句话便要将我满门抄斩,这是何道理?” 张家口千总郑立这时已率队来到船下的码头岸边,阴沉着脸道: “范永斗,你莫要做此口舌之辩了!” 郑立说着,遥遥向北方一抱拳,大声道:“这次乃是陛下降旨,你这样说来,岂不是在说当今陛下刚愎自用吗?” “要真是这样,我就该奏请朝廷,将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