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公夫人日常

国公夫人日常 第262节


时的把孩子送到魏若家让他们和恒哥儿他们的孩子一起玩。

    她自己则仍旧跟着唐元郎外出游山玩水。

    平宁公主这一生都过的极为的洒脱,到了八十岁的时候还能脚步如飞的拿着鸡毛掸子打儿子。

    她离去时也极为平静,是在睡梦中离去的,可谓喜丧了。

    平宁公主去后不到一个月,驸马唐元郎也在睡梦中离世。

    他们这一生夫妻恩爱、志趣相投,唐元郎又怎能舍得让她一个人在奈何桥等着他呢。

    第149章 寒姐儿番外

    寒姐儿嫁过去的陈家既是书香世家,也是积善之家。

    陈家的发家来源于陈家家主的老祖母陈家老太太。

    据说彼时的陈家不过是一普通读书人家,家里有几亩薄田罢了。

    陈家老太太是个十分乐善好施的人,自儿女渐大后,她就每日里亲手做粥并将粥食分发给周围的贫苦人。

    如此做了十几年的善行后,陈家门口路过一个化缘的和尚。

    和尚吃完饭后就对陈老太太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您积善多年,不仅为己也为子孙积累了许多阴德,您家今年科举必有人中进士,且人数不少。”

    当年正值科举之年,彼时陈老太太的三个儿子和陈家的另三个子侄全都要在今年参加科考。

    若说他们中能中个一两个,陈老太太信。

    可若说他们中能中几个,陈老太太就有些半信半疑了。

    可她仍是乐呵呵的向那和尚道谢,言说借他吉言。

    那和尚看出陈老太太的不相信,却也只是但笑不语。

    待到到了金桂飘香的季节,陈家六个子弟都去参加了科举考试。

    考完之后,陈家人便焦急的在家中等结果。

    待到发榜之日,家里的小厮兴高采烈的冲进来说,陈家六位老爷全中了进士了。

    这实是本朝立朝以来都难得一见的场面了。

    一家六个子弟都中了进士,且还是同一科。

    就连当时的皇帝都对陈家起了兴趣,特命人将陈家这六位进士都叫了进来。

    在听说了陈老太太因积善行德得和尚箴言之后,陛下特封陈家老太太为诰命夫人。

    自那以后,陈家就兴旺起来了。

    在接下来几十年的时间里,每代都有子孙科举中第。

    坊间甚至有一句俗语,叫做无陈不开榜。

    陈家经过几代的经营,渐渐在京城站稳了跟脚。

    到了寒姐儿夫婿这一代,陈家已差不多能算上京城里的中等书香世家了,虽比不上橙姐儿的夫婿杨家却也算是不错的了。

    寒姐儿的公公陈五老爷和夫婿陈七爷都是那等老实忠厚之人,他们虽然天资一般,可胜在勤勉。

    陈五老爷在书院任着教职,白日里不得空。他就在晚间回房后继续苦读。

    但他虽然仍将科举中第放在心上,却从未因此放松过对学生们功课的要求。

    学生们但凡有问题请教,他从来都是尽心尽意的给予解答。

    他的夫人陈五太太也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妇人,在寒姐儿未生产之前,她大半时间都随着丈夫在书院居住。

    她心内怜惜书院内那等贫困的学子,便时常让嬷嬷们送些吃食给他们。

    陈五先生的学生中有一个名叫秦文的学生,这个学生极为聪颖,但家境却十分贫困,其妻何氏生产时连请稳婆的钱都出不起了。

    陈五太太就让家中嬷嬷送了银钱过去,过后何氏平安生下了长子秦伯之。

    此事过后,秦文就来同陈五先生说他想暂时终止学业,去书院谋个教职。

    彼时秦文已经中了秀才。

    陈五老爷十分的痛心,他就对秦文说:“你十三岁才开始正式读书,不过十七岁就中了秀才,有如此天赋不读书实在是可惜了。银钱的事情你不要担心,我会让夫人每月给你家送些银钱过去的。”

    秦文坚持不肯。

    陈五太太也出来劝他:“这笔钱算是我们借你的,我们也不急着用钱,你科举中第之后又何尝担心还不上我们的钱呢。”

    秦文这才掩泪答应,自那以后,视陈五老爷夫妇为在生父母。

    寒姐儿孕后,陈五太太不放心儿媳便从书院那边回来,住在家中专心照看儿媳。

    寒姐儿生了女儿后,陈五太太虽没在去书院,可仍让嬷嬷定期往秦家送银子。

    寒姐儿的长女一岁的时候,陈五老爷和哥哥们商议了一番。

M.IYIGUO.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国公夫人日常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