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敌军余下部队正在集结,大批奴兵被调遣到后方。” “嗯。” 吕议是在战事的节奏变得迟缓之后过来,他说那些是在进行必要的提醒,联军调动后方可以指挥的部队无外乎两种可能性,不是要奋力一搏,就是要预备后路。 下密这边的战场只能说是五五开,非主战场的汉部虽然兵少却掌握主动权,袭营之后联军发生营啸,随后又是堵住一些要道,取得不错的战果。主战场这边汉部只能说是进行招架,毕竟联军那边的骑兵数量众多,面对骑兵这种高速机动的兵种,刘彦亲率的参战部队只能是以稳为主。 战争讲究势,既是所谓的大势所趋,也能解释为获胜信念,简单而言概括为士气。 一夜袭营让联军大部分陷入混乱,联军营啸之余士气被为之一夺。联军士气低落的必然效果是汉部这边士气大振,打了接近两个时辰才会是意志坚定。 当然了,汉部士卒的意志之所以坚定有许多原因,明明白白的数个阶级,每个阶级待遇让参战部队有强烈的立功欲望,再则是身为君主的刘彦处在战斗前线也能激发士气。 姚家兄弟在尽可能地调动部队,不但是奴兵,是所有能够指挥得到的部队,他俩与刘徵经过紧急的磋商,一致认为只进行最后一次尝试,若是无法掌握战场优势,就该是撤军等待来日再战。 王腾对三人的商议结果进行过反对,他认为要么是直接丢下那些炮灰部队拖住刘彦让主力撤走,进攻的话就该报以绝对拼死决心,怎么能够一件事情抱着两种思想,按照原话就是“智者不为,取败之道”,可他的话明显没有被接受。 联军的几个高层在调动部队,刘彦当然也要做出相关的应对。 战事进行到现在已经是糜烂之局,双方的主力部队酣战了接近四个小时,恰是最累的时刻,投入奴兵也许能够依靠体力充沛的优势获得意料之外的战果? 相对于联军指挥部队需要依靠人跑着传递军令,汉部这边有旗语占了老大便宜,时效上的快慢很多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败。因此而言,刘彦虽然兵少却能够最快有效利用,联军兵多却未必能够运用及时。 王腾一直都在关注刘彦所在的区域,他每每看到有人摇动旗帜就会露出关注的神情,仔细观察了几次哪能不知晓汉部拥有一套可以快速传递军令的旗语,不由呢喃:“这么简单的办法,为什么……”,说到一半却是再次深思。 其实旗语早就存在,兵法之中没提,但只要熟读史书会发现一点,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孙膑、庞涓等等名将的记录偶有相关的篇幅,只是记载的文字不多,倒是用于传递军令的“阴符”被详细记载。 王腾显然是想起了类似的记录,心想:“看来那个刘彦的出身……很有讲究?” 必然是要有传承才会懂得相关知识,王腾所想没错,但绝对不会想到刘彦是穿越者就对了。 战场的局势再次发生变化,联军想要最后一搏,汉部也知道胜负在此一刻。 却是刘彦最先有效调动部队,子城和营寨的部队出了防御工事,下密主城的西城门亦是源源不断有部队涌出。 虽说是刘彦占据先机,可联军拥有骑兵的优势再次显现出来,尽管联军慢了不止一拍,但抢先发动进攻的还是联军的骑兵。 两个时辰战下来,联军骑兵的数量还有将近五千。 在几个方向都有汉部军队朝主战场汇聚而来的时候,羌族骑兵尽管疲惫却是想要抓住机会。对于他们来讲,移动中的汉部才是最佳的攻击时刻,再疲惫也要忍受着饥饿和疲劳,驱动战马发动冲锋。 “果然。”刘彦眼神一凝,转头对吕议说:“战场局势交由你来控制。” 吕议哪怕此时有千言万语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能看出不是很赞成刘彦接下来的干的事情,却只能慎重行礼,道:“职明白!” 战鼓之声有如滚雷,最先出战的那批人咆哮出声,他们在吼“为了部族!”,吼完忍受疲惫再次推进。 刘彦在注视联军几个高层所在的位置,他等待这一刻已经良久。 战争讲的是节奏感,合适的时机干正确的事情。 现在,联军的大部分骑兵被几个方向开来的汉部援军吸引而去,仅有少量骑兵留在主战场,虽然还有接近三千左右的步军,有后方源源不断开来的联军其它步军,但刘彦等待的时机却是来了。 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