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皇帝陛下有言在先,十一娘仍然没有耽搁往长安殿问安的时辰,只要能够实现目的,她其实并不在意与太后虚以委蛇下去,仇恨归仇恨,可十一娘从来清醒,相比手刃血仇,她更加迫切的是为冤死的家人讨回公道,她无法容忍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深谙真相的人陆续辞世,如今国史记载,终有一日不再被人质疑,大周裴郑两族,一直背负叛臣之罪饱受斥鄙,所以她并不会为了太后的生死,与贺烨反目成仇,那么又何至于在意暂时的屈膝隐忍?自从新生,九岁入宫,一直到及笄大婚,六年光阴,千余日夜,面对血海深仇强颜欢笑,甚至阿谀奉承,她从来不曾曝露端倪,如今总算进行到最后一步,仅仅只是面对韦太后而已,她大可不必心浮气躁,急于亮剑。 长安殿,其实她并不陌生。 韦太后也并不是从未以此作为居所。 当年德宗驾崩,贺衍继位,她的祖父任中书令时,当然不会允许韦太后占据后朝配殿,裴皇后的时代,韦太后只能住在长安殿,这是历代太后的法定居所,当然不可能荒凉简陋,只是在位置上较次蓬莱殿而已,甚至乃不少后宫女子,梦昧以求的终老居所,又有谁能想到韦海池会不甘长安殿,对蓬莱殿执念甚深? 更或者说,韦海池孜孜以求的,其实并非后宫主位而已,真正觑觎乃是紫宸殿,如果她有一线希望占据天子寝宫,欲望便不仅仅是限于蓬莱殿了。 渥丹的祖父,当时便乃韦海池的拦路石,不仅把她限制在长安殿里,甚至“教唆”天子贺衍拒绝后宫干政,祖父也许是洞谙了韦海池的野心,为臣子之忠,不惧与这个蛇蝎妇人对立,但也是为了臣子之忠,从未想过先下手为强,除韦氏,让贺衍背负弑母之罪。 祖父争取的,不过是贺衍能够明辩是非,结果却落得背负冤屈,但面对族诛的酷刑,他们从容又坦然,他们宁死不违忠耿,可是渥丹不能容忍家人蒙冤,不能纵容始作俑者逍遥法外,她不如父祖那样忠心不二,韦海池是她的婆母,同时也是她的仇人,她在意的人,是生她养她的骨肉至亲,她对既嫁从夫的所谓礼法嗤之以鼻,如果她最终无法达成为家人昭雪这一首要目的,那么她必然会毫不迟疑选择与韦海池同归于尽,而且要让那个女人也尝尝什么叫做痛不欲生,她至少有把握毁掉韦海池这些年苦心经营,这一路行来,真正只剩最后一步了! 皇后今日并没有盛装华服,穿着甚是素雅。 仲夏之季,端阳已过,长安殿前碧叶翊翊,清晨一抹旭照,明艳玉基,深深殿堂里,太后已是正襟危座,她记忆中,关于那位沉着大方颇知进退的少女,其实面貌已经渐渐模糊了,她的印象中,柳十一娘固然长相清秀端庄得体,但从来不具让男子神魂颠倒的妖娆风情,当初她便确信,以贺烨之性情,绝对不至于将十一娘爱若珍宝,但十一娘机智聪慧,当然懂得投其所好避其所恶,总能争得几分体面,不至于失去棋子的作用。 就算太后这时已经洞谙贺烨并非真正纵情声色,但她仍然不信十一娘能够争获帝宠。 贺烨不是才子,又哪里会在意女人的才华?当年卢太后不喜崔后柔弱娇嗔,德宗却厌弃了名门淑女有若千篇一律的端庄沉静,认为这样的女子大失风情,于男子而言味同嚼蜡,偏爱崔后弱不胜衣楚楚之态,贺烨又哪里会连德宗都不如,为“千篇一律”所动? 贺烨抬举十一娘,无非是逢场作戏罢了。 韦太后便格外留心,经过十载,以皇后的名份重新出现在她面前的女子,那眉眼之间,举止之余,是否具备了她过去不曾在意的风韵,然而她目睹的仍然是个端庄沉着的女子,纵然已经褪尽青涩,容貌气度更比十载之前秀美,分毫不曾显现黯淡,若真婚配一个才子,大约能够琴瑟和谐,但远远称不上倾国倾城之貌,绝色独立之姿。 这样的认知似乎便让韦太后的心态更加平衡,其实便连她自己,都没有深入剖析过这一心态。 相比谢莹,韦太后是当真偏爱十一娘的,那是因为谢莹在大病之前,楚楚可怜恍若病西施,大有当年崔后品格,这是韦太后心中一根软刺,故而一直抵触,谢莹“大病之后”,虽说不再多愁善感,却也显得浮浪轻佻,小小年纪,便深谙秋波暗送眉梢含情,类同于任氏姐妹,其实颇让韦太后厌鄙。 原因无他,韦太后相貌平平,体格健硕,既无法效仿西施,浮浪起来也无甚吸引力,反而还会贻笑大方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