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榆暗暗期待。 猜测这家伙会不会趁机拉她的手,或者更大胆一点,来个爱的抱抱? 然而等了半天,身旁的人没有任何动静。 苏榆:…… 正人君子。 第二天一早,生产部的人通知苏榆样品已经做好。 苏榆着急忙慌的跑到组装区,那边的工人已经按照图纸在安装了。 “我来我来。”苏榆迫不及待道。 图纸是她画的,每个零件的位置都熟烂于心,苏榆速度很快,根本不用对着图纸研究。 “这个是手柄,摇起来能带动齿轮转动。” “这个厚度也可以调整,想吃薄面片或者厚实点的都可以。” 苏榆一一解释给人听,这台机器虽说是先让食堂试着用用,但如果效果好的话,完全可以推广出去,在城市里还是大有市场的。 组装完成后,苏榆把切割用的刀具也装上去试了试,结果手上不小心被划了一下,血立刻冒了出来。 口子不太深,苏榆没当回事,只拿帕子随意的包着,找两个工人帮着把机器搬到食堂的后厨。 “这是什么东西,还有咱厨房能用的机器?”后厨里一堆人围过来瞧稀罕。 不待苏榆出口解释,随她搬东西那人就抢先道:“咋个没有,这是咱厂的工程师们体谅你们做面条辛苦,专门给你们做了个轧面条的机器,以后可别再说没面条供应了。” 那边大厨已经拿了面粉过来试验,当然不可能是纯白面,里面掺点玉米面高粱米是常有的事,好在不是特别影响粘度。 按照苏榆的指挥,大厨慢慢把搅拌好的面粉放进机器,摇动扶手,下面出来慢慢成型的面皮,这个过程重复两到三次就可以切割了。 “来个宽面试试。”苏榆怕粘度不够面条断掉,保险起见还是宽点好。 成年人一指宽的面条慢慢垂下来,大厨激动的不舍的拽断,一直到整个面皮切完才拿刀把面条切成几段。 “这可真是太好用了。”众人不由惊叹,“照这个速度,别说供应咱们厂了,把隔壁自行车厂也算上都绰绰有余。” 这下不光解放了劳动力,还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今天中午面条管够!”大厨挥着勺子豪迈的说。 第11章 表扬 李进喜是个地道的陕北汉子,今年三十来岁,曾经在资本家开的机械厂里干过活,他人机灵,跟着外国来的专家学了些本事,算是为数不多懂技术的工人之一。 解放后,京市创办机械厂,把他从陕北调了过来,厂里工资福利好,他也没啥大追求,就是喜欢吃口顺心的,可惜食堂面条总供应不足,去的晚了直接就没了。 这天中午,刚下班李进喜就急冲冲端着饭盒跑去食堂。 “老李,跑这么快干啥,又去抢面条啊。”几个工友笑话他,天天跑食堂跟去见媳妇似的,比谁都勤快。 李进喜懒得搭理他们,这群南方娃懂什么,一天不吃面条干活都没力气。 到了食堂,李进喜直奔面条窗口,打眼一看,乌泱泱的都是人。 “得,今天又没赶上。“看这架势轮到他估计又是空盆,无奈只好去打几个二合面馒头就着细粉炒萝卜凑合一顿。 慢悠悠走过去,旁边有人打趣他:“呦,老李,今儿改性了,不吃面条了?” “不吃了。”李进喜有气无力的摆摆手,格外想念家乡的手工挂面。 “明天跑快点,厂里的大厨娇气的很,擀点面条都嫌累,过段时间搬到宿舍楼住,把我媳妇接过来,天天给我擀面条吃。”有同样没赶上的工友满嘴抱怨。 李进喜这边排着队,时不时还往那边瞅瞅,等了一会果然听见几声惊呼。 “又没了,我今儿特地赶早来的。” “盆都空了,可不是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