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晋砺

第122章 相忘于江湖


    卫瓘出殡。

    出殡即下葬,时称之为“窆”。

    “小殓”之后是“大殓”,即尸体入棺,停殡待葬。

    既“大殓”,则“成服”,即亲属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穿上不同等级的丧服,是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大殓期间,即停殡待葬期间,每天一早一晚在殡所哭奠,曰“朝夕哭”、“朝夕奠”。

    下葬即“窆”的前一天,灵柩迁入祖庙,曰“迁柩”。

    到了下葬的日子,灵车载柩,前往墓地,落葬,“窆”也。

    卫瓘之“窆”,一反小殓时之冷清,自王公以下,百僚毕至,车马填塞街巷,衰绖缟冠送葬者千余人。

    天子降诏,为卫瓘制碑铭、石兽、石柱,一切费用,皆出于公。

    这真正是“恩出格外”,其意义,甚至可说超过了县公迁郡公。

    这个意义,出于这样一个大背景:魏晋时期,一反两汉厚葬遗俗,上位者以身作则,大力提倡薄葬。

    曹操首开风气,坟墓不封不树。曹丕子承父志,自做终制,长篇大论,说明薄葬的意义,要求自己的陵墓不“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不以金银陪葬。父亲驾崩后,曹睿忠实的执行了“终制”。

    司马氏萧规曹随,司马懿、司马师父子,都是薄葬的身体力行者。到了司马炎的“山陵”,费用略略高了些,但基本上还是遵守着“山陵不封、园邑不饰、墓而不坟、同乎山壤”的“垂制”。

    碑铭也罢了,但既有“石兽、石柱”,就算是“饰园邑”了。

    也就是说,卫瓘的墓,虽没有皇帝的大,但某种意义上,其规格,比宣皇帝以下诸帝的还要高。

    卫瓘身后,真正“备极哀荣”!

    不过,许多人都发现了,浩浩荡荡的送葬人群中,少了位极关键的人物——何云鹤。

    何天没来给卫瓘送葬,一是自己若在场,必为千百目光所聚,难免抢了丧主乃至逝者的风头;二来,他没有勇气在这种场合面对卫瑾,很怕自己、也怕卫瑾,控制不住情绪。

    此时代的丧礼,哭有哭的场合,墓地,不是哭奠逝者的场合。

    而他不同别个,不到场,不会被认为是对逝者的不敬,于卫氏无所损。

    事实上,得知“天子降诏,为卫瓘制碑铭、石兽、石柱”时,何天不由苦笑:这个“恩出格外”,他其实是不赞成的。

    何天是个最坚定的厚葬反对者,由奢返俭难,由俭入奢易,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典,一不小心,就可能尽付东流,前功尽弃!

    皇后为收买人心——最主要的,大约还是收买他何天的“人心”?——不惜破坏制度,已经有点儿不择手段了!

    唉。

    不赞成归不赞成,但他既不能劝卫瑾上书辞让——毕竟,这对于生者,是个莫大的安慰;同时,也不能不对皇后一而再的示好,有所触动。

    当然,不再为你服务的决心是不动摇的。

    不过,最后一丝造皇后反的念头,打消了。

    现在造皇后的反,莫说别个,就是卫氏,都未必支持自己!

    唉。

    ?m.IYigUo.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晋砺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