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过后,谢昌云和何欣怡的订婚仪式在赣州举行。 除了自家人和李一权一家、以及蔡南和几个赣州的头面人物之外,谢昌云还特意把担任赣南县长的蒋经国给请来了,勉强算是凑够了不大的三桌。 随后到重庆、回韶关,一切都是低调进行,两处各请的人也不过十余个,以把握不失基本礼节为度。 尽管如此,消息还是迅速传开,四战区那些驻外的高级将领们都相继打电话向谢昌云表示祝贺并发了一通怨气。 但也仅是说说而已,连廖广泽都没有回来参加谢昌云的订婚宴,其他人哪会还会真的认为是谢昌云疏漏了自己? 后来趁战区召集会议的机会,这些将领还是痛宰了谢昌云一顿,但每次开会都少不了这么一出,而且时过境迁,也算不得谢昌云声张了。 何欣怡的地位虽然从谢昌云的姐姐“降级”到了未婚妻,但涵义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李廷秀和麦德彪等立刻公开集体倒戈,日常内务首推以何欣怡的意见为第一位,然后就是“小内副”王秋,把谢昌云这个代理司令长官基本给无视了。 这天,谢昌云在金属研究所与专家们就合金材料的运用问题讨论了半天,刚回到办公室坐下,王秋就笑吟吟的送来了一封译好的电报。 “这丫头平时送电报来也没有这样高兴过呀?一定是有什么特别好的消息。” 谢昌云一只手微微伸出了一些,趁王秋走近前递过电报的机会,另一只手飞快的在王秋鼻子上挂了一下,惹得王秋立刻就往后蹦了两步,可几秒钟之后又凑到了谢昌云的面前。 谢昌云拿起电报一看,原来是于学忠发来的,告知他和五十一军主力已进入了鲁南山区,五十七军不日也将到达。 于学忠电报里没有详细讲述千里挺进敌后的过程,也没有提及伤亡数字,但谢昌云估计他们的损失不会太小。 谢昌云委托带给八路军的武器弹药,于学忠已经全部转交给了在苏皖交界处接应他们的三四三旅,旅长陈光亲自打了收条,并请于学忠代转他和三四三旅对谢昌云的感谢。 最后于学忠才告诉谢昌云,在陈光和罗荣桓的帮助下,他在苏北见到了刚担任六八五团一营副营长不久的谢昌华。 至于详细过程于学忠在电报中就不好细细说了,只是赞誉了谢昌华几句,然后简单转达了谢昌华对父母和姐姐哥哥的思念与问候。 难怪王秋会这么高兴! 谢昌云更不用说,放下电报一把将王秋拉到了大腿上坐下,然后紧紧搂着她的细腰拿起了电话,要总机立刻给他接通赣州。 要是何欣怡在这里,免不了又会被谢昌云兴奋的抱起来转上几圈。 苏日“满蒙”边境冲突愈演愈烈,进入八月份以后达到了十余万人直接交战的规模。 虽然日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在装备以及机动性上却处于劣势。苏军战役指挥员朱可夫将他的“装甲机械化部队纵深突破理论”首次运用于大规模实战,给了日军以连续沉重打击。 八月二十三日,当苏军全线总攻取得了决定性战果的当天,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日本政府被德国的盟友这一突然举动弄得晕头转向、甚至有些气恼,于是一面急令再次向边境大举增援的关东军不得轻举妄动,一面命令驻苏联大使立刻与苏联就停止冲突开始进行的谈判。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就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一事征询过谢昌云的看法。 谢昌云给蒋介石的回答是: 这是苏德对打破英法将祸水东移阴谋的回应,也是为了各自利益互相妥协的结果。在对中欧进行共同瓜分之后,他们将按照自己不同的战略方向开始新的扩张。因此苏德这个条约,极有可能是引发欧洲新一轮国与国战争的导火索,我们静观其变就是。 而在给毛泽东的回电中,谢昌云对上述观点的提法就要婉转多了,但基本意思还是表达出来了,同时还更进一步分析道:“经过诺门坎与日军正面较量,苏联不会再高估日军的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极有可能会逐步削减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态度也极有可能会随之调整。希望中共能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对苏德条约并不是谢昌云之前关注的重点,也是事到临头,他才想起来了有这么一回事。 几天之后就是九月一号,德国入侵波兰,其后英法对德宣战,那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德国对波兰的进攻采取的是“闪电战术”,但这只是就时间和进攻方式而言,战略上却早就已经公开化了。德国重兵聚集波德边境,英法也一直声明德国一旦入侵波兰,英法就将对德国出兵,并且加强了各自的军备,欧洲实际上已经被战争阴云所笼罩。 因此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