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写太多关于实验的内容,我打算写点儿关于‘我们’的故事,以防哪天我患上了老年痴呆,把我们的过去忘得一干二净。” “……79号避难所建成于2120年,即末日之战爆发前5年。该避难所在人联永备工事序列中编号为t,即研究型避难所,其功能并非庇护任何居民,而是为应对战后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而保留的特殊研究设施。” “基于对人性不可靠的猜想,战后重建委员会的构想可能会失败,我们的遗产可能并不会被用来铸成新的天国,而是成为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工具,甚至成为复兴文明的阻力。” “假设我们的文明倒退回封建时代,甚至更早的部落时期,我们需要的不是蒸汽机也不是重机枪,而是一位能带领我们穿过黑暗,从蛮荒走向新世界的君王。” “他必须足够强大,集一切伟力于一身,最好能拥有近乎无尽的寿命足以陪伴他的子民渡过岁月的长河,使理想永不褪色。他会在在重建乌托邦之后牺牲,将一切归还给信赖他的子民。” “虽然这只是基于假设而做出的设想,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去尝试。” “79号方案应运而生。” “作为数以万计的庇护方案中的备选项之一,这里的目标是在封闭的120年之后诞生一位能力与道德均完美无缺的‘管理者’,他将带领他的子民在地表重建我们的文明。” “一共有十万研究员参与该项计划,我们于战争爆发第一年进入避难所,并于战争结束之后第十个冬天从避难所中苏醒,在管理者的指导下按部就班的工作。” “起初这项计划进展很顺利,没有科学与技术道德委员会的审查和阻挠,我们很快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然而不幸的是,在废土纪元的第四十个年头,我们的计划终究还是发生了意外。” “冰河期正在进入尾声,预计将在十年后彻底结束,这比计算机演算结果要早了半个世纪。又恰逢初代管理者逝世,新旧交替之际,不止新生代的居民对‘计划’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就连我们这些最早进入避难所的研究人员,对于是否还要将这项计划进行下去都产生了争论。” “按照计划,我们从新生代的居民中选出了第二位管理者,将选择未来的权力交给了他。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作为79号方案的反对者,这位魄力十足的年轻领袖,在拿到避难所权限的短短数个月之后便一改前态,成为了79号方案的坚定拥护者。” “不止如此,他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实验策略,要求我们不再拘泥于生命的形式和实验的手段。大量克隆人被投入到实验中,为了效率,我们甚至对克隆人的基因进行了改良,由此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亚人种。” “我隐约觉得这样不妥,但现在说这些似乎太晚……” “2178年6月11日,外面似乎放晴了,那该死的雪总算是停了!” “2178年6月29日,他一定是疯了……” “2178年7月8日,很多人死了,为了那个疯狂的计划。不久之后我大概也会死去,不过我的心中却没有悲伤。即便没有发生那些事情,我的生命也已经接近油尽灯枯。而在最后一刻来临之前,我们已经做了我们能做的所有事情,即便并非每一件事我们都做到了万无一失。” “也许正如他所说,一切都是自然的选择。” “希望下一次醒来,我们的世界已经焕然一新,重获新生的我能有幸瞻仰新的天国……” “以上,仅仅是一名普通研究员的视角。” “vm中显示的日志是机翻体,我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