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也很无奈啊,他的小女儿现在才七岁。 七岁的孩子懂什么? 至于郑和,他从小净身入燕王府,颇受姚广孝青睐,姚广孝还说日后收他为徒,让他继承衣冠。 郑和常年受佛法熏陶,颇有佛性,和您老当年身在佛门六根不净可不一样,他是身在红尘,六根清静,又净过身,怎么可能会流连男女之事。 定是后世胡扯。 “父皇,儿臣的智明才七岁——”朱棣刚说完就见朱元璋瞪着一双圆眼,大有‘你再说一句试试’的威胁意味。 朱棣将到了嘴边的话改成:“儿臣和王妃定会严加管教女儿。”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你们几个也是,给女儿挑选夫婿的时候上点心。少给后世留下胡编乱造的机会。”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正在喝一杯用后世的冲泡法冲的茶,味道虽然不如汉朝的煮茶浓郁,但是入口微涩,齿颊留香,回味又有一份甘甜,越品越有味道。 关键还提神醒脑,喝了几回后,刘彻再也不想回去喝汉朝的茶汤了。 这会,他正悠闲地吹着茶碗中漂浮的茶叶,突然听到郑和是太监,他不以为意地挑了挑眉,这有什么好说的,太监不就是一种官职名称吗? (注:太监这个词在辽代才出现,那时候是一种官名,明朝时太监才和宦官有了联系,但明朝的太监也是官名,是宦官的一种品级。而且宦官在东汉之前,也是一种官职,东汉后,宦官才是太监的统称。 而公公这个词,是清朝才出现的。) 直到听到“宫刑”两个字,刘彻才反应过来后世的太监就是受了宫刑的阉人,所以这个郑和是个阉人??? 刘彻像是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眼睛瞪得老大,他错愕道:“朕没听错吧?天幕说郑和是男主?”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刘彻忽然觉得手里的茶不香了,连喝茶的心情都没了。 他眉头紧皱,越想越气,将手中茶杯重重置在桌案上。 后世怎么回事,连阉人都能当主角,却没有他的份! 别说心高气傲的刘彻了,就连大臣们都无法接受,之前天幕说的小说主角要么是王孙公子,要么是名将名臣,他们还能安慰自己是不够格,结果现在来一个阉人? 这不是说他们连阉人都不如吗? 众人:“……”;*;%¥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有些意外,“郑和居然是宦官?明朝的宦官这么厉害的吗?”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臭名昭著,李世民时常引以为戒,下诏内侍省不设三品官,就是为了防止宦官干政。 可惜人死政消,后代子孙没将他的诏令放在心上,提拔宦官重用宦官,导致大唐中后期没少受宦官的折腾。 因此李世民对宦官虽不至于深恶痛绝,但确实没什么好感。 没想到宦官中竟也有郑和这样的人才,倒是少见。 不过公主配宦官,过分了。堂堂一国公主和宦官搅合在一起像什么话? 【船开了十天后,朱酒酒有点撑不住了。哪怕有万能的淘宝,但是船上条件摆在那里,她一个女孩子还要各种掩人耳目,精神高度紧绷加上船上吃食不好,整个人都瘦了。 反正都开船十天了,也不可能倒回去,不如去找郑和抱大腿,呸,去找郑和合作,她出路线帮助他功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