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蔡国跟蔡董,大概也就只剩下半个阴币的关系,等他一死,整个蔡国就会很顺利地并入汉子国。 至于现在,托管而已,蔡夫子的江湖地位摆在那里,谁还能说蔡夫子是乱臣贼子? 当然说也可以,也得有人承认不是? “哇,你真是越来越坏了啊。” 李解很是欣慰地拍了拍柳巴的肩膀,“有子起那个老东西的风范了。” “多谢君上夸奖。” 嘿嘿一笑,柳巴也觉得自己很有希望成为“子起第二”,当然做“下柳第一”,那就更好了。 此时柳巴提出来的建议,是真的蔫儿坏。 不论太叔卯接招还是不接招,都要进退两难。 阻止李解派出武装部队护送蔡董回国,这没法说,因为当初蔡董去姑苏,就是李解送的。 外界谁都知道,这功劳是“天皇大帝”勾陈的。 太叔卯真要是说不让李解迎接蔡董,李解个人是无所谓的,但姑苏的老世族们,肯定要跳起来给太叔卯膝盖上一拳。 可要是太叔卯让李解派出武装力量来护送,那这事儿又得说道说道了,来多少人?怎么接?在江南还是江北?在江阴还是海阳? 稍微扯皮一下,就是一年半载的,别到时候齐鲁之争都结束了,这破事儿还没有了账。 可要是太叔卯表示算了,他也就是那么一说,那么李解顺势而来的第二个问题,先帝陵寝是不是出了状况,是不是没人看坟守墓,是不是没人除草上贡? 关心嘛,应该的。 太叔卯要招架的麻烦,就变多了。 第一个问题,要不要辩解一下,说“先帝”这个词用错了?别辩,辩就是输。 可这事儿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吗? 显然不能。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姑苏经济困难,连陵寝前的草庐伙食,也有点撑不住?这才让陵寝前守坟的蔡国国君条件艰苦起来,不得不回国了? 要确实是困难,那就直接开口,还能少了先帝陵寝的体面?必须包吃包住,务必让守坟哭灵人员衣食无忧! 第三个问题,让不让李解祭拜一下先帝? 让的话,那李解就要出发了,什么齐鲁之战,关他屁事?哪有祭奠一下先帝更重要?这是为臣之道啊,一个字:忠心耿耿! 可要是不让话的,那就有的说了,他汉子李解,可也是王命猛男来着的。好,就算这个头衔,因为汉子的存在,就不作数了,可他还是阴乡的封建领主,理论上还是先帝的臣子。 连他儿子李雷的封地雷邑,那也是先帝封的,姑苏里里外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还有阴乡夫人这个头衔,是先帝亲自赐封,为的就是抬举美旦,使得美旦不至于身份太过“低贱”。 君臣一场,情深义重,扫扫墓,上上香,很合理很符合常识吧。 如此三个问题,不管哪一个,都要让太叔卯抓狂不已,归根究底,太叔卯是不敢真的让李解前往姑苏的。 而他可能会高估李解在权力上的绝对欲望,正常国君,吞并他国之后,是巴不得赶紧把他国国君从上到下杀个干干净净。 然而李解完全没这个想法,傅城的前身是逼阳国,逼阳子如何? 郯城的前身是郯国,郯庄子如何? 淮南列国的国君同样都活得好好的,祭祀仍旧不绝,只是不能享用国家大祭而已。 规格小了,但不是规格没了。 汉子国的成立,本身就没有依仗宗法制度下的贵族团体,李解扫盲越勤快,对分封贵族的需求,也就越低。 留这些大贵族之后一条性命,他们就算说是要号召起兵,那也得有人跟着啊。 当然或许一两百年后,有人造反重新打起了这个旗号,但那时候打什么旗号,他李解是能从棺材里爬出来,还是再穿越一次? 说一千道一万,他李某人根本不惧有人打着蔡董的旗号行事。 姑苏有人想要搅混水,又或许想要拖一下汉子国的后腿,让汉子国高层不得不分心,使得汉子国不敢投放太多力量在齐鲁战场上。 然而姑苏那些打着好算计的,却哪里晓得,李解和柳巴,不过是趁此机会,再找个乐子。 “君上,这一次,就让臣前往姑苏。” “你不是休假吗?” 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