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在理论组成立1074天、同时也是徐云穿越的第107天上午。 原子弹……也就是太上项目中的【玉清】分项理论部分,总算来到了推导过程的…… 最后一关! 众所周知。 铀-235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使复合核处于激发态而发生振荡。 振荡的结果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复合核由椭球体还原到球型,然后放出γ射线(瞬发γ射线),将过剩的能量释放; 另一种由于它的激发能较大,复合核快速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原子核。 原子核裂变时发射出来的中子呢,则称裂变中子。 接着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结果原子核分裂成两块中等质量数的裂变碎片,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和2~3个快中子。 在适当条件下。 这些中子会被其他铀核吸收,再引发裂变。 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一代代地传下去,形成自持的链式反应。 这就是核武器理论的本质,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个原理开始。 在三年前的九月份。 九所组建理论部,陆光达担任理论部的部长,至此开始了链式反应的理论攻关。 从三年前起。 陆光达和理论设计人员进行了整整两年的理论工作准备。 在获得了关于爆炸力学、中子传输、核反应和高温高压下的材料属性方面的大量数据后,方才在今年年初结束了探索预研阶段。 从今年二月开始,他们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如何把链式反应拓展到应用……也就是原子弹的设计上。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 陆光达他们将会在明年2月底到三月初之间正式完成理论设计,然后正式开始将重心转移至零部件生产和实验。 不过眼下随着徐云的出现,这个时间往前推了足足接近五个月。 别看五个月好像很短,这对于兔子们来说,堪称是救命的时间! 随后陆光达的目光飞快的在徐云身上一扫,调整了一番呼吸频率,继续说道: “当然了,咱们面对的最后一关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理论环节最难的一个问题。” “也就是……爆轰波反应区厚度的计算。” 早先提及过,原子弹这玩意儿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压拢型,也称“枪型”。 这类原子弹是利用一种“炮筒”装置,将两块小于临界质量的裂变物质。 在化学炸药爆炸时。 产生的高压下迅速合拢达到超临界状态,而引发核爆炸。 而第二种则是内爆型。 它的原理是利用普通烈性炸药,制成球形装置。 接着将小于临界质量的核装料——也就是铀-235或钚-239制成小球,置于炸药球中心。 最终通过电雷管同步点火,炸药球各点同时起爆,产生向心聚焦的压缩波。 压缩波会将核装料球体瞬间猛烈压紧,增加其密度,使其超临界状态,实现自持链式反应而导致核爆炸。 与压拢型原子弹相比,内爆型的结构优势要明显高出一截。 但内爆式原子弹在压缩不均匀的情况下会裂变不良、威力显著低下。 所以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到爆轰波反应区厚度的参数。 而爆轰的本质又是超音速的剧烈燃烧,因此这部分情形其实是有个对应的物理模型的,叫做znd。 这是炸药爆轰的经典理论,40年代的时候由泽利多维奇和冯·诺依曼建立。 只有构建出合适的znd模型,原子弹才有可能完成理论上的设计。 这部分的所有资料兔子们连个标点都没有掌握,由此可见其推导难度了。 不过…… 都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