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多有传闻,太孙喜捉才。 自己却并非捉来的,恐怕这辈子都难以融入那个群体。 既然如此,何不趁着这个机会,以纳臂助之人? 张苍萧何等人虽然守着太孙殿下的大本营,可自己,可是守在太孙殿下身边啊。 “倒不至于,我身边没有因言获罪的说法。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使孤一人,何以治大事呢?”赵泗拍了拍韩生的肩膀。 “拜帖继续收着,有多少收多少,这段日子我恐怕要待在皇宫,招贤纳士之事还需要你来操持,从现在开始,于府内设宴,每日根据拜帖宴请百人,不分上下坐席,不因为身份尊卑而区别对待,一定要让他们的待遇是一样的,给他们准备好笔墨纸砚,让他们根据心里所想的东西写一份奏书给我,不论国事家事私事,不论民生军事皆可,每日设宴,每日送来,孤必阅后再眠,若书足以动孤心,即遣人相情,以礼相待。”赵泗开口说道。 本来赵泗是准备设考题的,不过仔细想了想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一来是因为他不是招揽正儿八经的官员,他也没那么多官职能够拿出来,但他又不想放弃任何一个人才。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如今诸子百家皆在,思想不一,难以有甚么共通的思想和哲学。 因此倒不如让他们放手发挥,各自施展自己的才学,只要能够打动自己,赵泗不介意开出钱粮养着,哪怕单纯文章写得好都有用处,哪怕养马有独到之处都有用处! 尔后他们之中倘若有人能够在自己麾下脱颖而出,赵泗更不会介意高官厚禄。 现在赵泗倒是对名人没甚么滤镜了…… 那些显赫于时代的名人固然天赋出众,但是大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赵泗这次要走的是量! 大秦不缺官,但是缺吏啊,缺基层公务员啊! 一个基层公务员或许不起眼,可是这个群体一旦出问题,那国家也就要因此而败坏了。 现在大秦的官学还在摸索当中,赵泗的五年计划中当然有涉及官学的计划,可是建成一个系统太慢了,眼下大秦就需要大量的吏员。 那就,把他们投入地方吧! 赵泗除了打算招揽真正的贤才之外,也打算在这段特殊时期充当一个上升渠道的媒介。 能通过自己考核的能有多少人?最多也就几千人,丢出去当吏员,可谓沧海一粟也。 赵泗和韩生交代以后就离开了府邸,回到皇宫陪老婆孩子外加继续补充自己的计划。 而韩生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对这件事也颇为上心,甚至还特意将今日的对话润色几分以流传出去。 于是,赵泗的声望更甚,其惜才爱才之名更是响彻咸阳,载誉关中,使士子趋之若鹜。 因为大热点的爆发,整个咸阳算是彻底绕不开赵泗的这个名字。 而从声望和名望上来说,赵泗的招贤令颁布也成功的实现了弯道超车,成功和经营了十几年的太子扶苏并驾齐驱,眼下大秦更被奉为三圣同朝,前途一片大好。 在这样良好的舆论环境之下,关于招贤令的正式考核终于开始了。 而另一边,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年秦吏也踏上了前往咸阳的道路。 “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你都五十多岁了!” 喜的婆娘一边骂着一边眼泪呼啦啦呼啦啦的流下来,却径自的帮着喜收拾着行囊。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