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轰鸣嘈杂的炮声中,连人说话都要大声一点才能听得清楚,郭绍使劲揉了揉太阳穴,盯着挂在上方的大图。 双方总共近十万骑兵(实数)的大战即将爆发!郭绍的注意力也不由得从同样十分重要的攻城战中转移到了这场即将到来的骑兵大战中。 王朴在身后道:“辽军可能会跑,马兵作战,他们要跑也不好拦住。” “嗯。”郭绍吭了一声。拿着毛笔在图上画了三条箭头弧线。 如果辽军北遁,倒影响不了战局。但辽军若是决战,其实并不算落于下风……周军部署在左右两路的骑兵总兵力五万三千,能投入温渝河北岸之战的骑兵兵力与辽军援兵几乎势均力敌。 但战略上周军处于上风,李处耘、罗延环两路相距不远,不存在被各个击破的可能,一旦接敌能很快形成夹击之势。 郭绍此时心里对这场战役很有自信,但又有些忐忑。 王朴的声音又道:“大周军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郭绍头也不回地说:“王使君言之有理。” 但等待的过程还是很难受,等待最是磨人。一件准备充分的大事,可它又是由无数的细节组成,在结果没有揭晓时,郭绍会担心在哪一个方面万一出点错、而影响全局。 他转身在粗糙的木案前坐了下来。 耳边“轰轰……”的炮声震得耳膜作响,空气中一阵难闻的硝烟味;郭绍的脑子也嗡嗡的,在隆隆的巨响中,他仿佛看到了万马奔腾,听到了马蹄声轰鸣的巨响。 这不只是想象,此时此刻,罗延环部正沿着地图上的箭头在奔腾,李处耘部也在同时北上迎战。 郭绍深吸了一口气,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心里七上八下根本控制不住。 第六百一十二章 变化 天刚蒙蒙亮,料峭春寒之时气温仍旧很低,但帐篷里的郭绍却满头大汗。 他忽然惊醒,猛地坐了起来。只觉得胸口“扑通扑通”直响,他隐约记得,梦里自己变成了个有钱人,让姐姐过上了好日子;但似乎是因为利益犯了命案,一直在提心吊胆掩盖罪恶,然后为了预防事情败露好像又干了坏事! 大概是这么回事,梦境里大部分东西已模糊不清。 “陛下……”一个汉子的声音响起。 郭绍循声看去,只见一个头上梳着发髻穿着圆领古装的古代人,这才渐渐回过神来。很快身在何处、在干什么事才回到了心里,自己正在幽州前线军营的帐篷里! 昏暗的光线,床边有个火盆,里面快烧尽的木炭露出暗红的光,好像龟裂的岩浆。 他回过神来,前世根本没干过什么大的坏事;而现在自己是皇帝!杀人算个什么事,发动一场战争下来,死无数的人……此时杀人当然不严重,严重的是战败和失去权威! 郭绍沉声道:“军营里湿气重,下半夜睡得不太好。” 那侍从忙道:“卑职明早找些毛毡垫在地上。” “罢了。”郭绍道。他随即披衣起床,掀开垂挂在门口的厚帘子,门口燃着篝火,一群披坚执锐的将士立刻站直了身体,抱拳面对郭绍。 天空刚刚泛白,天地间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中。 此时不同于白天,四下里至少没有那么大的噪音。“咕咕咕……”忽然一声叫声传来,郭绍抬头望去,只见两只鸟儿向北飞翔。 郭绍久久看着空中的黑影一言不发。那不是野鸟、是鸽子,鸽子的叫声郭绍还是分辨得出来。而且多半是传递军情的信鸽。 他下意识揣测,被困在牢笼一样的幽州城的萧思温究竟用信鸽传递了什么内容。 在这里只有辽军可以用鸽子,周军在前线没法用信鸽。因为鸽子传递消息的原理是鸽子飞回“家”,比如天上那两只信鸽,一开始是在北面某个地方养大的,事先被人关在笼子里送到幽州城;释放之后,它们自动飞回北边原来的地方。 现在温渝河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郭绍还不知道。他望着东北方向,隐约仿佛听到了如同天边传来的闷雷声音,但细听又觉得是错觉。 郭绍观察了一番东边的光线,深呼吸一口气,收住心神快步返回帐篷。侍从忙碌着服侍他穿衣披甲,收拾仪表。 这时卢成勇也赶了过来,郭绍不动声色道:“你去告诉前营军府的文官,有任何战事的消息,立刻禀报。” 卢成勇抱拳道:“喏。” 当天有各种军情报来,右路大军与辽军援军已进入临战状态,郭绍时刻牵挂着前方,却没有下达一道圣旨。他只是等待。 次日,罗延环部出动的第三天。军府的人急匆匆走进了中军大帐,又有军情报来;此时王朴也在账内。 郭绍先看军报,脸色顿时微微一变,将纸递给旁边的卢成勇,让卢成勇给在场的文武知情。他自己拿出一张别的图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