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51节


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注]

    顾青云入乡随俗多年,参加大大小小的聚会无数,自然知道世人的心理,他现在听方子茗这么一说,忍不住笑道:“我现在活得好好的,这个离我太远了,暂且不去提。”谥号不谥号的他倒是不怎么在乎,有的话他会高兴,没有也行。

    “不说这个,对了,我听说你最近接到皇家书院的邀请,你觉得无事可做的话不如去教书。”顾青云提议,他现在很关心老友们的精神状态,连同张修远一起。

    他这次急匆匆上京就有少年同窗好友赵玉堂离世的缘故,他不想留在林溪村触景伤情,又觉得自己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以后熟悉的好友会慢慢变少,于是越发珍惜如今的生活。

    “嗯,应该会去,让我再想想。”方子茗答道。

    *

    顾青云最终在七十三岁那年正式致仕,这一年,顾传恪三十三岁,刚刚金榜题名,考上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上值。想到两个儿子和大孙子都在官场,他就当机立断地退下来,不顾皇帝的挽留。

    在家中休息不到两个月,在皇家书院山长的劝说下,顾青云再次执起教鞭到书院教书。

    顾青云八十三岁时,顾家已经是五世同堂,这一年殿试后的荣恩宴,时隔六十年他作为特邀宾客再次参加,与重孙子一起,羡煞世人,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整个大夏朝三百多年的历史里,只有不到三十人获此殊荣。

    致仕后,顾青云仍然没有放弃研究数学等自然学科,他一生桃李满天下,所带领的城南四合院逐渐成为夏朝最初的研究院。这里的人奉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理念,讲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时刻保持和其他强大国家接轨,学习先进理论。

    在顾青云不在后,研究院由他的弟子张振之负责,之后是他最小的关门弟子方琛继承和发展。由于有商家的大方赞助,研究院研究出不少利国利民的器具,遇到难题时,甚至还与朝廷的工部、翰林院联合起来,共同攻克。

    又由于坚持锻炼,生活规律,饮食清淡,注重养生,顾青云享寿一百二十二岁,含笑而终,是全国闻名的寿星,也是史上有准确记载的长寿之人。

    *

    顾青云一百一十九岁那年,他依然在京城居住。这时顾家已经七世同堂,单是他这一支的子孙已经达到两百多人,要不是他记忆仍旧清晰,还真记不住那么多人。

    这一年,蒸汽机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大夏在海外占据了一些岛屿和土地,国力强大,国家繁荣昌盛。

    过一百二十岁整寿那一天,来顾家老宅祝寿的人挤满了整条街道,一片热闹非凡。

    这天一大早,顾青云睡不着就早早起来,他先在后院打完一套拳,又绕着他种植的瓜果花木溜达几圈,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他深吸了口气,表情舒展。

    “爹,你怎么又起那么早?”顾永辰从他后边慢吞吞走来。

    顾青云转头看他,见他走路慢悠悠的样子,忍不住取笑道:“咱们到底谁是父子?我早就说过了,要注意锻炼身体,不能整天坐着,偏你们不信,现在好了,我走起路来比你还快,咱们站在一块儿还不知道谁扶着谁。”

    顾永辰憨憨一笑,心里却嘀咕:你以为谁都有你那样可怕的自制力吗?不过自家父亲这么长寿,他还是极为自豪的,这可是他保持锻炼的动力之一。

    大哥十年前走了,母亲九年前走了,妹妹三年前也走了,自己可要代替哥哥妹妹们照顾好父亲,让他老人家过得开心。

    “爹,今天我看陛下会亲自来贺寿,您要有个心理准备。”顾永辰站在顾青云旁边,见父亲在认真浇花,就随口说道。

    父亲的名气如今如日中天,皇帝来也正常。

    “来就来吧,难不成是来找修仙秘籍的?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就算失礼,陛下也不会在意,就让他看个稀奇吧。”顾青云叹了口气,他经历了四朝皇帝,现在这位是第五任,刚登基不久,估计是来看大熊猫的。

    至于修仙秘籍,他早就把他的养生之道写下来,已经出版,竟然还畅销海内外。

    好吧,他也没想到自己会活那么久,简直是出乎大家的意料。想想吧,一个早产儿竟然能活到一百二十岁,并且还有继续活下去的意思,毕竟他现在还头脑清醒,除了有点耳聋,眼还没花,看起来比九十岁的老人还要健康。

m.iYIguO.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