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除”者,即扫除、清除、洗涤之意。“玄览”,即心居玄冥无为之境,对天下万物万事洞晓分明,一览无余。这与后天状态下的耳目多见多闻,智识的博古通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境界。“疵”者,即污点、阴性、杂质、偏见等之谓。以先天之纯洁而言,此处又指后天的智识、有为等类。“涤除玄览”,就是清除杂念,返观内照。“涤除”就是洗心。《易·系辞上》曰:“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其意是指持心斋潜修默炼,使心神宁静专一。 人的身心性命的中心,并非在身心神气两者之间。神气还是道的应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能使身心神气相互发挥作用的,却是无名无相的道妙。为了使世俗观念的人容易理解,故勉强取名叫作“玄览”,或称为睿智或慧智。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是说到了道智成就之时,澡雪精神还需洗炼,必须达到法天、法地、法自然,“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纯粹无疵程度,才能返本还初,合于自然之道。到此,才能说心如明镜,照见万物真象,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洞烛玄机,而心中却不存丝毫物累。 人应当经常清洗心中的私欲妄念,使灵台洁净,心性超然于物尘之外,终日处在无欲无为的先天之境,即可与道合真,与万物相应,感而遂通。达到此境,可洞晓宇宙,一揽天下万事万物。阴阴在乎手,变化由乎心。一切皆自然而然,毫无后天人为的痕迹。若能去除心中私欲妄念,即可达到这种圣境,就不会有忧苦烦恼,也不会再有后天有为的种种弊端。除去身中的阴邪之气,身体自然能健康长寿,那还会有疾病的痛苦呢? 观今之学人,亦有博古通今,学问高深,甚有建树者。但多不过是耳目见识,是三维空间的后天之学,并非道境的真知灼见。此等修学,只能在后天有为中转圈子,难悟真道。放不下后天识心,不能显隐同观,不能玄理共探,想要达到纯真无疵的先天真境,实是难事。 真知真见者,皆是透过显态有形器物之表,窥见事物的本质。玄览者所见至广,所知者至深。世间一切宝典经书,虽然都是圣人的心印,但在未得道之前,不过是借此作为渡水之舟船而已。既得道之后,玄览即是法尘。若不涤除而去,心迹不忘,抱着不放,则玄览之知就会变为法尘,不能入于寂然不为、如如不动的真空之中。所以不可认蹄作兔,不可执筌(quán)为鱼,不可过河后仍背着舟船不放,那样岂不是傻子! “涤除玄览”,并不是要人昧晦无知,而是要人“明白四达”,即所谓“知不知”、“为不为”,对万事万理洞若观火,了了分明。修真者进入高层修习,当断灭一切后天之知,进入空境。了却一切法尘,断除一切玄览,放弃一切后天智识,包括长期形成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统统都要放下,使心境常处于寂然空境之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后天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切皆空,唯真性朗照乾坤,自然可以“玄览”天下万物万事。这种涤除后天之患,犹如治病,病愈药当止,才能不留瑕疵之病。“是药三分毒”。病愈了还抱着药罐子不放,必有害于心身。《清静经》云:“心无其心,物无其物。空无所空,无无亦无,湛然常寂”,又何瑕疵之有?故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以上载营魄抱一而无离,专气致柔如婴儿,直至涤除玄览而无疵,皆是说内养之道已有所成就,便可以转入内圣境界。如能出而外王,即可转进“同身而异位”的用世之道。首先提出“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乍看起来,非常矛盾。既然要爱民治国,又要无为;既要担大任,岂是无知无识无为之人可以做到?这在世人看来是,实是不可理解。即使在上古历史记载中的尧、舜、禹、黄帝,都是天纵神武睿智,或生而能言,或知周万物,那有一个无知者能担起一国的重任?太上在此提出“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义在七十一章已有答案。 真正的爱民治国,只有在无心无欲、无知无为的境界里才能做到。这里所指的“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作;所说的“无知”,并非什么知识都没有,而是一种没有私欲妄念,不过多用后天意识的执两用中。是一种先天大智慧的自然运用,而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痕迹;是集思广益、博采众议的取裁,而不是个人主观的独断。 所谓“知不知”,就是天下事无所不知,但却知而不露,似若“不知”;所谓“为无为”,就是在高维时空的隐态中神运,而在显态中声色不露,人不知鬼不觉,故似若“不为”。这种“为无为”用世,才能成就不朽的功业,正因他运用先天大智,才能成就天下大业。鬼谷子曰:“专用聪明,则功不成。专用晦昧,则事必悖。一明一晦,众之所载。”傅子(傅玄,西晋哲学家、文学家。)曰:“智慧多,则引血气如灯火之脂膏,炷大而明,明则膏消。炷小而暗,暗则膏息。息则能成久也。”能透彻这些道理,必能成就济世之功。 治国如治身。治身中之“国”,首以治心。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