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德经讲义

第12节


无为而静观其变。天下道德皓皓然,人们虽日用而不知。若言谈行事都能以道德为本,道德也会伴之左右。那样便是天下人与圣人共合于德。故曰“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因天时之衰,世风之降,世人失道失德,淳朴者变为智巧,笃厚者变为苛薄。圣人并不嫌弃,仍以慈悲爱怜之心,乐于以失道失德之策而教之,以化其偏,立法规以匡其过。民心虽失道德,但圣人仍以好生之德,真诚之意,以礼乐为之陶冶,以万物万事之理,感恪其本然之性,启发其天性良知。圣人以其巨大的道能,上感而下应,拯救万民所失之道德,使其失不终失。故曰“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以上这些话,都是正反两面,各尽其义,需要读经者自心去体味,不要轻忽视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不足焉”,是说人们对以上所说自然大道的真理,不肯真信,所以便说“信不足焉!”同时也是指在上的统治者对百姓信诚不足之意。

    “有不信焉”,是说世间大多数人,根本不相信在眼见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隐态世界,不相信还存在着一个形而上的自然之道,也不相信宇宙间存在着全息自然因果律,所以将道德视为虚无的东西,反而对道“而大笑之”。

    信德是天下最大的凝聚力与粘合剂,是做人作君的根本。君对民的信德不足,民必以信不足而应之。在上者若能诚信于天下,则万民必以诚信响应之。领导者本应与民同道同德,同信同心,同得同失,心心相印。君民上下本是鱼与水的关系,应当共处共融,亲密无间。为官者能以人民利益为重,做人民的公朴,必会得到万民的拥戴。倘若心存妄思,离道失德,不能诚信待民,不能造福人民,而是以智巧之心愚弄天下,下必以智巧之心应之于上。民之不信,皆缘于上之无信所感,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下相欺,天下怎能祥和太平,怎能有鱼水自然之妙?所以太上深以“信不足,有不信”而诫之。

    “信”含有极深的道理。“信”字以“人”与“言”组成,人言为信。大道无形,天地无言,真理道义,都在信中。人之语言,必须真实,不可稍有虚伪。假若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言行不一,虚言诈语,瞎话流淌(tǎng),这就是失信。失信者无人信从,亲友不相倚托,邻里不相恭敬,成为孤家寡人。信是大道之根,是上德之本,信中含有自然道性的精华元素物质,天地万物,动植飞潜,一切生命体中,皆承继着大道这种“朴”性的遗传基因。

    “信”中饱藏着浑厚淳朴之性。天地之道,不外乎一个“信”字。日以晨出暮落为信,循环不息,准确无误。故人们皆以日出为法则,日出日作。月以信为心,朔望有常,夜以继日,不差毫厘,故人皆以月为准,夜伏休息。列星有信,运行无差。时序有信,代谢不乱。

    人能法天地之信为信,才无愧于三才之一。吕氏曰:“受欺之害,身害也。欺人之害,心害也。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吕氏所言,是说人若无信,就是心死,其害比身死更大。人有诚信,福必随之;人失诚信,祸必从之。所以古有季布的“一诺千金”,候羸的“一言为重”,说的都是不敢失信于人,以免自取欺心之害。

    “信”为仁义礼智四德之根,在五行为戊己土。在河图洛书位处中心一点“⊙”,主宰四面八方。在人则为心。以降衷而言谓之“命”。以禀受而言谓之“性”。以应酬万事而言谓之心。以感于万事所生喜怒哀乐而言谓之“情”。合而言之,一理也,一信也,一心也。心是万化之主宰。天命之性人人固有,因拘于气禀,蔽终物欲,大都有而不知其有。天者,统帅人体之心;心者,人人本具之天。人心含天理,天理在人心,心就是人的天地。因而欺心就是欺天,负心就是负天。故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由此可知,天地人本是一体,天统四时,人统四端,天之所具,人性皆具,只患人不能明心见性而已。可见“信”之一字的分量举足轻重,人岂可不重信德乎?

    【本章说解】

    道生天地,道为天地之本;天地生养万物,天地又为万物之本。人在天地之间,身配天地,性参太极,与万物同于一德,同于一道。是故圣人以大同之道先尽于己,而后尽于人;以大同之德应乎于人,而顺乎于天。无亲疏,无远近。圣人之道流行无间,贯通古今,其德不过不遗,充周莫测。天下同于一道,万民同于一德,这都是天地、圣人行无为之道的希言之妙。

    本章经旨,重在“希言自然”一句。“希言”者,即无声之言,亦即无言、少言。“听之不闻名曰希”。所谓“得道忘言”者,顺其自然而已。古之圣人,以希言自然之道,同道同信于天下,所以天下人民莫不乐而得之,乐而失之。乐得与乐失,都是在上的圣人,体贴万民之心,以万民之心为己心,取信于万民,故有此等“自然乐得”而归之的心意。

    天地本自然,自然本虚静。故人少言、慎言才能合乎自然。有道之人与道相同,有德之人与德相同,失道德之人与失相同。与m.iyIguO.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道德经讲义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