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要忠心、嘴巴也要紧。 不然家里的太太多吃了两口肉她都往外头说,不得被人笑话啊? 所以许婶子想要带着孙女卖/身,柳二丫是愿意接受的, 因为这两个人她知根知底。就像婆婆刚才说的, 大妞可以帮忙带闺女,许婶子可以做些洗衣裳、扫地、提水、洗菜洗碗之类的活。 “这事等我娘和陶砚回来,我跟他们商量一下。” 柳二丫没有一口答应, “你先安心住着,不管我们会不会从外头买人, 总不会让你和大妞明天就搬走的。” 许婶子也知道这事不可能马上就成,于是她干脆地站了起来,“行,那我就先回去了, 你们商量好了,给我一个信就成。” 晚上,等陶砚回来的时候,柳二丫就把这事说了。 丁氏道:“没想到她竟有这样的想法。” 她以前让许婶子带着孙女住在家里,一方面是家里只有她和陶砚两人,陶砚一出门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另一方面,就是看着她们祖孙二人实在可怜,无片瓦遮身,不过是给两间家里用不上的屋子,不值当什么。 原本是想着,等再过两年大妞年纪大了,不好再和陶砚共处一室影响名声,就让她们祖孙两个找地方搬出去的。 没想到许婶子居然想要卖/身? 这法子倒是可以让她们二人不用搬了,而卖/身之后大妞作为一个丫头,也不存在名声不名声的事。做丫头的,哪里在乎这些,只要不是被主人家收了房,那就都一样的,外人也不会在乎。 等再过些年,赎身出去找一户稳妥的人家嫁了便是。 想到这里,丁氏问儿子和儿媳妇,“你们觉得呢?若是应下,那以后许婶子就在家里做些粗活,大妞就让她照顾蓁蓁。” “然后再买一个小子。” 她对陶砚道:“找个十二三岁的,白天就跟着你出门,晚上就睡在前院的角门里,顺带给家里看门。” “三个人够我们家使的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陶砚没有意见,“娘,这事你做主就是了。” 柳二丫也赞成,“娘,我也觉得好,许婶子和大妞,我们是知根知底的,蓁蓁以后交给大妞照顾,我也放心。” 现在女儿大多时候是她照顾的,她不方便的时候就托给婆婆,但是随着她越长越大,自己总不好整天跟在她屁股后面。等她长大到能到处疯玩的时候,能有人跟在后头照看着,她也更能放心。 见儿子和儿媳妇都没有意见,丁氏便道:“那行,这事就这么定了,我明日就和许婶子说,卖身银子就按她说的算。” 倒不是丁氏不想给更多,而是许婶子和大妞想签的是短契,大妞更是大了之后就要嫁人的,和人牙子带来的那些人不同。 “还有一事。” “我今天和崔家那边说了,崔娘子说过几日给我答复。搬是会搬的,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预估着可能得等到乡试之后。等他们一家搬走,我们再找几个泥瓦匠,将屋子都收拾一遍。” “以后啊,我们都住后面那一进。” “前面这里你们住的那一屋改一改,打通了一起做陶砚的书房,至于对面的厨房就拆了,做个马厩。” “倒座这几间屋子,收拾收拾,就做堂屋和客房好了。我们家只有二进,若是陶砚你有客人来了也不好往里头引,就都安置在前院吧。” 在陶家人商量着怎么修缮家里的时候,和陶家一墙之隔的第二进屋子,崔家人也聚在一处商量。不过只有崔娘子和崔秀才在说话,偶尔崔大郎也会说两句,至于崔秀才的其他儿女以及妾室,都早早的回房了。 崔娘子语气轻柔,“夫君,陶典史他娘说如今他们家里住不下了,所以想要把这第二进收回去自家住。” “问我们可有合适的地方。” 临近乡试,崔秀才做梦都不忘之乎者也,这种事根本不放在他的心里,“这事你做主就是了,我月底就要去郡城,你让大郎去找找中人。” 崔娘子应是,然后又道:“夫君,我们家这次还是要租屋子住吗?其实妾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