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权后之路

第232节


川几个人的军事会议。
  皇帝拟春末夏初发动进攻,但也要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赵文龙道:“我军应先攻下盘山,此地毗邻锦州东南方,后金在此经营日久,镶红旗有两万精兵驻守在此。若是北征,有这部分的兵马随时骚扰大军后方于我军实为不利。”
  卢坤道:“赵大人言之有理,臣也是这个意思。”
  这点大家倒都同意,近在眼前的肉不吃不应该。
  徒元义问:“那拿下盘山之后,又如何布军?”
  周显川道:“此时大周兵强马壮,我军可一举攻下他们的国都沈阳,后金必亡。”
  将他们打回原形,将他们的朝廷骨架子都拆了,国就灭了。
  若有此功,必定封侯。
  周显川本来是封侯了的,不过为了旧主求情,皇帝还真给他降爵,什么事都是要有代价的。
  徒元义对后金有着前世的“亡国之恨”、“抹黑之仇”,此时有二十万大军,合力猛攻,未必不成,是以不心动也是骗人的。他就想将后金踏碎碾平,方消他百年心头之恨。
  徒元义思考了一下,却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又问其他人。
  萧景云奏道:“臣以为,应当打辽阳,辽阳为建奴故都,前明末年,建奴酋首才将国都迁至沈阳。但辽阳也一直是其东南重镇,接连辽南。臣闻后金伪朝廷大力开发辽南,经营日久,有良田万倾,且与朝鲜国、日本国往来密切,是后金的精华之事。若是截断其南北,南粮不能北调,待到夏时后金必然缺粮草,内部将会军心大乱。”
  赵文龙道:“妙哉!臣也是这个想法。”
  其实徒元义其实也是这个法,后金至今不肯投降,可见气运实力仍在。当年朱元璋北伐元朝,也因元朝尚有实力,不先打大都,而还占山东、河南。徒元义通读史书,当然会有借鉴的想法。
  徒元义却道:“皇后是何想法?”近来他也问过邢岫烟,但是她却犹而难决,还在考虑。
  邢岫烟其实现在也难拿主意,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教训和开启帝国主义时代的两种思想在纠缠。
  她长叹一声,说:“打辽阳虽然也很大的战略意义。但是我想,辽阳重镇,北有沈阳上三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轻易驰援,南有鞍山,西有本溪,地缘上与我军不利。女真不满万,满万不战,攻占盘山之后他们还是有实力的。金弘理颇有几分能耐,只怕诸君能想到的,他未必想不到,辽南确实是后金王朝的精华所在。”
  邢岫烟走到地图前,说:“拿下盘山后,威慑沈阳与辽阳,金弘理必然要在此重兵守备。我军应攻其不备,闪电拿下彰武,进而北上占领四平、法库,兵压公主岭。四平是后金与关内汉奸走私集团、蛇鼠两端的蒙古许多部落商贸往来的必经之路,公主岭一带也是关东重要粮仓,其地理位置也是东可探关东全境,西可图蒙古。四平虽然有重兵镇守,会是场苦战,但是其战略意义却比取辽阳要高得多,只要牢牢占住四平,华夏将在地缘上改变几百年来被北方民族泰山压顶的那种状态。而此时敌军战略败局已定,甚至不打沈阳,就此收兵,我大周今后五十年都立于不败之地。”后金的物资粮食可不仅仅来自辽南,贸易也不仅是朝鲜和日本。
  赵文龙道:“可是攻占四平,战线拉得要长得多,西边的蒙古不知是何居心。便万一……不能取沈阳,我军北伐岂不功亏一篑?”
  邢岫烟道:“所以要竭尽全力拿下四平,与我大周连成一片。我军占了四平后,后金要么率军北伐争夺要地;要么反击锦州、盘山想围魏救赵;要么固守沈阳、辽阳不出。但是三种情况都对我军有利,他们不过做困兽之斗。待到盛夏青黄不接时,他们饿殍遍野,力量更不够瞧了。”
  周显川却道:“攻打沈阳一举灭了后金,他们连困兽之斗都没有机会。”
  邢岫烟说:“如何没有?他们若是北撤吉林保存实力,我军若还要战,战线不一样要拉长?反观我军,便是顺利占领辽宁全境,一来岂能不个个地方要分兵把守,能调作战之军力必定捉襟见肘;二来新夺之地管理事务纷杂,分耗人力物力,极有可能陷入泥潭,m.IYIGUO.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红楼]权后之路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