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的传播速度是很快的,当他们护送着三车土豆到达京城的时候,京城中的百姓们都已经知道当时山上的神迹了,也知道皇帝陛下被托梦的事了。 一时间,皇帝陛下的声望大幅度增加。他还只是把土豆运回来,在民间已经有了贤明之君的称呼。 宿谊听闻后,觉得这些老百姓,还真是单纯。 好歹等皇帝陛下把土豆种出来分下去,再说什么明君贤君吧? 等土豆运回来之后,宿谊上交了一份详细的土豆种植培养指南、加工指南、食用指南,说是神农大帝给陛下的,然后就想万事不管了。 种地什么,宿谊就是个外行人。这些事,还是别掺和了。 但显然其他人不这么认为。于是宿谊虽然没官没职,但却跟着官员一起守着土豆田,等着土豆出苗。 每当有什么问题的时候,负责土豆的官员和农人,就要先询问宿谊。 宿谊总是高深莫测的让他们自己摸索,告诉他们若不是自己摸索,就学不会种植技术。 实际上,宿谊当然是一窍不通,不敢乱说而已。 不过官员和农人们都对宿谊很信服。虽然宿谊什么都没说,但他们就觉得宿谊懂得多。 宿谊只有对怎么吃土豆懂的比较多,种地什么的,他真不懂。 被多问了几次,宿谊也不好再继续糊涂下去。 种植方法、加工方法和食用方法在系统里都是有备份的。宿谊白天跟着去农田里闲逛,晚上就回来加班加点补课。 虽然宿谊并不会种地,但涉及土壤成分之类的知识,都是理科基础学科,他也了解一二。再加上有详细的指南,宿谊学习起来还挺顺利。 在试验田里,宿谊还做出一些仪器来分析土壤,分析水分,改进灌溉和耕作工具。一阵子下来,宿谊还真做出许多成果。土豆还没产出,宿谊所做的工具已经被率先推广,并取名为天师犁等。 宿谊觉得,这名字实在是有点挫。 但比起叫什么宿谊犁之类,好像还是天师犁更好些,至少不会听见尴尬。 宿谊不知道,天师犁什么的只是当着他的面叫,传到京外,天师犁、宿谊犁都是混着叫的。他的名字,也在这时候真正名留青史。即使纸质资料毁灭了,但农人们口口相传,也知道有个神农大帝座下仙人,下凡来到民间,为华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次神农大帝神迹显灵,让全国都多了许多神农大帝的庙宇。当宿谊寿终正寝之后,他的金身塑像被列在神农大帝一旁,成为神农大帝身边第一护法。 元道子,俗名宿谊,神农大帝身边第一护法使者,道教天师之一,又称老祖天师。 这一位后世所封道教创始人,现在还在对着木头敲敲打打,想着那犁要怎么才能更省力,最好是没有耕牛的人家,也能用驴子甚至人力驱使。 宿谊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之后,才意识到在这个没有任何农业机械的时代,耕牛对农人有多重要。 耕牛在汉代便是只有老弱才可以食用。而昱朝的皇帝已经在考虑,只有自然死亡的耕牛才能食用。 因为在农家,老弱耕牛仍旧可以使用。不是每家人,都用得起耕牛的。 不过这些对世家贵族而言约束不大。先不说他们耕牛多得是,不一定有人追究他们吃牛肉的事。现在中原稳定了,边贸又重新开启。北方少数民族的牛羊贸易渐渐又开始繁盛,而少数民族卖过来的牧牛,是不算做耕牛在内的。 只是买牧牛来吃,实在是太奢侈了些。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