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厂规模庞大,制度也很森严。 进去后那些满身白毛的工人看都不看她,有个文员模样的人过来询问,得知她是应聘会计的,就把她领到一间会议室,让她等经理过来。 阮苏等了半个小时,等来一位穿短袖衬衫的中年男人。 对方开口就问:“谁推荐你来的?” 她报出那位员工的名字。 “介绍信呢?” 阮苏摇头。 “会计证有没有?” 阮苏摇头。 “你哪个学校毕业的?老师是谁?” 阮苏无法回答,只能摇头。 经理皱眉道:“什么都没有也敢跑来应聘,浪费人时间。” 他说完便走出去,阮苏早有预料,不肯错过这个机会,决定为自己争取最后一把,追到车间里说: “我来晋城时间不长,没来得及考那些证,但是我保证我的文化水平绝对够。你要是不信的话给我一个试用期,觉得不过关再辞退我,可不可以?” 经理厌烦地摆摆手。 “安丰又不是招不到会计,何必在你身上浪费时间?出去出去。” 阮苏还想争取,忽见他猛地抬头,看向门外,笑容满面且殷勤十足地迎过去,口中说道: “唉哟良爷,您今天怎么来了?也不派人说一声,我好带着工人们去门口迎接啊。” 良爷?难道是商元良? 阮苏心脏一紧,下意识看过去,只见门边站着一个身材清瘦,带黑边圆框眼睛,穿黑色马褂与青色长袍的白发老头。 老头相貌平平,论个头不算高,论身架不算壮,然浑身从内而外散发出的一股沉稳气质令人无法忽视,哪怕是站在人群中央,也能一眼看见他。 他有满头雪白的短发,梳成最规矩的分头,看皱纹得有六七十岁了,眼神却充满了神采,完全不像那个年纪的人,不比年轻人浑浊多少。 听见经理的话,他堪称和蔼地笑了笑。 “不必那么紧张,我只是带两位客户来参观参观,你忙你的。” 他说客户二字时,手朝身边两位金发碧眼的男性洋人指了指,经理了然,点点头退到一边,但并没有真的去忙,而是跟在后面,随时听候差遣。 一行人走了进来,阮苏自觉地让出路,靠墙壁而站。 “良爷”大概是把她当成了普通工人,没有看她,领着洋人边走边介绍。 他只会说中文,洋人只听得懂英文,双方交流靠一个西装革履的小年轻从中当翻译。 起初简单的交流翻译得还算顺利,后来洋人看着一台机器,叽里呱啦说了一通,同伴也在旁边附和,语速快词汇多,小年轻翻译不过来了,急得掏手帕擦汗。 良爷看着他道:“他们说得什么?” “他们……他们……” “他们说当初在英国也用过这种型号的并纱机,故障率太高,时常打结,现在已经被淘汰了。” 旁边突然传来清亮的女声,众人回头看去,发现一个面容白净柔美,身材窈窕修长的女人站在那儿。 良爷颇为诧异地打量了她几眼,表情很快恢复自然,吩咐她道:“那你告诉他们,新机器已从德国购入,现在印度洋的轮船上,下个月便能送到。” 阮苏点点头,流畅地翻译给他们听。 洋人听完又对着良爷说了几句话,阮苏直接走到几人身后,把神色慌张的小年轻挤到一边,接替了他的工作。 众人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又在会议室谈了一个多小时。 阮苏全程在旁翻译,摸清了他们的身份。 这个老人的确就是商元良,那两个洋人是英国某贸易公司的。他想在两国之间搭建起贸易关系,带来参观毛巾厂只是一个交谈的契机。 至于那个小年轻,是商元良的远房侄子,刚留洋归国,打算在他手下做事。 谈话终于结束,商元良亲自把两个客户送上汽车,自己回到会议室里,进门时斜了眼侄子。 后者本就因为工作失职惶恐不安了,被他这样看一眼,吓得话都不敢说,脖子缩进衬衣领里,木桩子一样站着。 商元良坐下喝茶,冷淡地问:“这就是你说的洋文水平高?” “我、我……我在那些留洋的学生当中,已经算是可以的了……” 他脸通红地憋出这么一句,看向害自己被骂的罪魁祸首,“喂,你肯定也是留过洋的对不对?” 阮苏摇头。 他大吃一惊,“不可能!那你怎么会英文?” 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