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胡善围

第196节


    “汉王用放大镜看太子,殊不知皇上也用放大镜看汉王。”

    第230章 明朝衡水中学

    胡善围是什么人?三朝尚宫,见证和参与了大明宫廷无数腥风血雨。

    身为尚宫,职责是要稳住后宫。所以站队、参与夺储都是不可能的,那些搞宫斗、夺储的人是胡善围重点打击的对象。

    干到第三届,胡善围暗中观察,表面上,大明宫廷的动荡似乎是汉王总是搞事情,太子总是被动挨打。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胡善围明白,太子的位置其实稳的很,备受武将拥戴的汉王是绝对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瘸子太子必须由永乐帝扶持才能稳住储君的位置,太子需要从永乐帝这口锅里抡勺吃

    饭,才不至于饿死。

    而汉王如果当太子,分分秒秒可以另起炉灶,打破永乐帝这口锅。

    从洪武朝开始,受孝慈皇后指点,她开始了解大明宫廷,一切皆有规律,宫廷斗争,说到底是利益之争。

    大明宫廷的主要矛盾是君王和储君的权力之争,他们互相防备,但离了对方又不行。

    永乐帝要亲征,必须有人监国,太子就更不用说了,我爹虐我千百遍,我待我爹如……咳咳,还是亲爹,得小心伺候着。

    永乐帝把汉王当做牵制太子的棋子,太子被逼到绝望。胡善围不敢想象,倘若太子挺不住压力,会出现两种可能。

    第一是太子自信和情绪全线崩溃,自请下台,去当个闲散藩王——或者,干脆压力过大而猝死。

    到时候永乐帝要重新选皇储——选谁呢?洪武朝的高祖皇帝早就给出答案,肯定不是兵强马壮的汉王,皇储会落在弱小可怜又无助皇长孙朱瞻基头上。

    于是,大明会出现第二个靖难之役,内战重新爆发,百姓流离失所。

    第二是太子忍无可忍,铤而走险,走向逼宫这条不归路。

    两种可能的结局,都是皇室分崩离析,动荡不安,血流成河。无论是胡善围,还是九泉之下的仁孝皇后,都不愿意见到这种结果。

    所以,胡善围在太子最绝望的时候出手拉一把,并非是站队,偏向东宫,而是为了保护大明宫廷的稳定而做出的决定。

    何况,大明宫廷稳了,汉王这颗棋子才会有命在,大明宫廷一乱,汉王可能比太子先赴黄泉。仁孝皇后保全两个儿子性命的遗言就落空了。

    胡善围格局之高,因而看得更远,她并没有把太子当成队友,把汉王当做敌人那么简单,她的立场其实依然是中立的。

    胡善围对太子献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计策,除了稳重东宫,也有让野心勃勃、执迷不悟的汉王最终醒悟过来,他朝着太子大哥泼了那么多脏水,皇帝却迟迟不废太子,他会明白自己只是棋子,无缘储位。

    只有看清楚真相,汉王才会放手。现在说什么,汉王这个熊孩子都听不进去的。

    太子是个谦虚随和,广纳谏言的人,没有“妇人之见”的偏见,他听老娘的话、听两个老婆的话、也听胡善围这个三朝尚宫的话,也照着去做了。

    算算日子,仁孝皇后二十七个月的孝期已过,可以开始撒雨露,放松一下了。

    孝期结束后的初夜当然是给太子妃的,夫妻两个刚刚吹灯,外头奶婆来报,说最小的哥儿身子有些烫,太子妃张氏已经生了三个嫡子,并不在乎太子除夜的雨露,遂起床去看孩子,还说道:“把郭良娣叫来。”

    并不打算征求太子的意见,太子妃就安排上了,想必太子也不会反对。

    现在东宫六个男孩,太子妃生了仨,侍妾李氏也生了仨,郭良娣一直无孕,现在她的亲弟弟郭玹跟随御驾亲征,是朱瞻基侍卫团的成员,太子妃觉得是时候要郭良娣加油生个一男半女了。

    太子是个快三百斤的胖子,又瘸,行动不便。郭良娣将门虎女,既然太子妃诚意邀请,郭良娣就不客气了,狠狠的要了太子三回,初夜雨露全归她一人。

    次日,太子早朝,差点起不了床,还是坐着肩與抬进大殿的。

    早朝的时候,睡眠不足的太子频频打瞌睡,犹如一只肥企鹅在御座上摇摇晃晃。

    到了处理政务的时候,太子强打精神,中午实在熬不住了,歇了个午觉,一觉睡到黄昏才M.IYiGUO.ne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胡善围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