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听,进去听多好,作甚要趴在门上? 堂堂一国之君,这么做合适吗? “嘘!别说话,正讲到朝鲜……昏聩?顾卿家少会如此评议他人。” 听得兴起,朱厚照直接朝张永等摆手。 不许出声,不许动。 都给朕安静些! 室内的声音忽然停了。 原因很简单,门上有缝隙,木刻花纹之间镶嵌着琉璃。阳光正好,一个大活人趴在门上,看不到才奇怪。 如此肆无忌惮,敢在宫城内帘窥壁听,除天子之外,不做他想。 揭穿还是沉默? 天子会否恼羞成怒,将三人下狱? 装了半晌糊涂,终于装不下去。 杨瓒当先起身,径直走到门边,咳嗽几声,提醒门外的少年天子,已经被发现,别趴门了,进来听吧。 听到声音,朱厚照直起身,全无半点尴尬。 无需中官上前,自顾自推开房门,笑道:“杨先生,倭国朝鲜之事甚是有趣。今日讲读,便以此为章,如何?” 三人行礼,听朱厚照所言,都不禁苦笑。 今上果非常人,单是这份“厚脸皮”,即非他人可比。 遥想初入弘文馆,套着《论语》封皮的《莺莺传》,杨瓒最是感慨。 如此心宽,当真是不容易。 “陛下,臣等尚需轮值,暂且告退。” “不忙。”朱厚照行到桌后,未等坐下,伺候的中官已送上茶水糕点,“各地未送官文,兵部无事禀奏,谢卿家去了只能枯坐,也是无聊,不如留下。” 谢丕:“……” 这是身为一国之君该说的话吗? “国子监正月不开讲,武学有训导在,顾卿家也留下,同朕讲朝鲜之事,如何?” 顾晣臣:“……” 能让老实人无语,朱厚照的确有才。 看看兴致勃勃,正自毁形象的少年天子,再看看僵立当场,万分无语的两位同僚,杨瓒摇摇头,很想告诉两位仁兄,只是情商高、智商超人还不够,需得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抗压水平,才能扎根正德朝,君臣相得,做出一番事业。 两位是否能听进去……都是聪明人,想必不用多说。 天子开口,谢丕顾晣臣自当从命,想走也不可能。 奉皇命旷工,追忆历代先帝,回溯百年皇朝,实打实的头一份。 “张伴伴,再送几盘糕点,不要温茶,送蜜水。” 朱厚照兴致起来,大有长谈之势。 朱厚照饭量大,还喜甜食,上朝都要偷吃几块。这么吃,不见没长胖,只有个头不断拔高,杨侍读当真是羡慕。 糕点送上,房门关好。 朱厚照端正坐在案后,等待开讲。 三人商量之后,由谢丕讲倭国,顾晣臣讲朝鲜,杨瓒讲番邦方物商贸。凡有不明处,三人互相补充,为天子答疑。 “倭人居于岛上,同我朝隔海相望。自成化年间,倭人内乱,常有流亡倭人渡海,同海盗内贼勾结,侵扰海岸愈烈。” “李氏本为王氏高丽臣子,王氏不自量力,欲兴兵我朝,李氏举义,取而代之,请圣祖高皇帝敕国号,始称朝鲜。” “圣祖高皇帝立国,行怀柔远人之策,编纂《皇明祖训》,录十五番邦为‘不征之国’,朝鲜倭国均在其内。” 不征之国,非是不动武,也不是如后世一般建交。 仅是告诉这十五个番邦,听话的,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听话,照揍不耽误。例如朝鲜,国君登位,世子册封,都需明朝皇帝点头。否则即是“不合法”。虽喜好占便宜,也可归入听话一类。 倭国则属于反面例子。 提起这个岛国,非但杨瓒撇嘴,谢丕顾晣臣同样皱眉。 江浙福建饱受倭贼海盗之患,甭管真倭假倭,反正都带个倭字,必要算到倭国头上。 圣祖高皇帝和太宗皇帝年间,倭国还算老实,尊奉明朝为上国,配合抓捕倭贼。明朝皇帝宽仁不收,也没浪费粮食,并排架起几口大锅,都在海边煮了。 宣宗之后,明朝海禁越严,倭国乱成一锅粥,越来越不听话。部分大名甚至和海盗勾结,提供港口,瓜分海盗抢得的金银财物。 朝廷上下,地方官府,对这个揍也揍不听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