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千甚至三千。三千府兵,即便数万蛮人亦可击得,我便不怕了。” “殿下可要抓紧了,时不我待。”任圜隐晦地说道。 邵明义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微微颔首。 想法是想法,现实是现实。把想法付诸现实,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 通海都督府其实已经迎来了第一批中原移民,主要就安置在南场馆附近——现在这里已经叫建水县了。 朱延寿曾率龙虎军突入此地平乱,所作所为只能用骇人听闻来形容。 去年五月,邵树德在黑城子下令迁江东、江西百姓移民通海都督府,填补空缺。当时未规定人数,现在第一批已经来了,一共两千四百余户,来自杭州、越州,就安置在建水县。 第二批来自洪州、饶州的百姓两千八百余户也快到了,他们将安置在通海都督府的第二个属县:通海县。 其实还有第三批,但尚未出发,主要来自宣州、湖州,一共三千户,将安置在江川县,具体抵达日期可能要到年底了。 两年才发了八千多户移民,看似力度有点小,但你得考虑通海都督府的现状:就这几万移民,还得昆州、大理提供帮助,啥也别想了。 一般而言,当地人口越多,产出越多,对移民的接纳能力就越强。 李唐宾、朱延寿之辈杀人一时爽,但却搞得通海都督府接待移民的能力大大下降,这就没法说了。 任圜提醒邵明义“时不我待”,就隐含这方面的意思:圣人在,一切都好说,他是赞成儿子们在边疆“创业”的,也会尽可能给予支持。圣人不在,一切就扑朔迷离了。 “其实……”邵明义登上了一处高坡,俯瞰着山下的水田,突然说道:“我一度动摇过,想去西域看看,但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在云南折腾这么久,好不容易攒了点本钱,实在拖不起了。” 任圜闻言安慰道:“殿下无需太过忧心。圣人身强体壮,春秋鼎盛,这天下还在他的掌控之中。通海都督府并不差,如果再把银生等镇划进来,就是一片不错的基业了。” 水田里已经有百姓在劳作了,就是去年迁来的移民。一来就“鹊巢鸠占”,拿了人家的水田,作为自己的祖业。 都说通海都督府是蛮荒之地,但至少在其北部,发展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靠近滇池的这一片,历史悠久,秦汉时代甚至超过大理,但在魏晋时期,不知道什么原因,大幅度衰退。 唐代以来,又有所发展,尤其是滇池围垦区域,规模相当大。 只能慢慢来了!邵明义心中默默升起个有些大不敬的念头:希望父亲别那么快就走,多活几年,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走吧,去看看百姓们的生活怎么样。”邵明义说道:“千里迢迢过来,有什么困难,尽量都给解决了。” “殿下有此豪情,仆还有什么好说的,唯效犬马之劳耳。”任圜笑道。 第009章 君臣 邵承节最近有点待不住了。 终日待在紫薇城内实在太无聊了,无聊到让人发疯。躁动的情绪几乎让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渴望,下一刻就骑上马背,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遨游。 无奈所有人都委婉地劝解,甚至就连母亲都阻止他,邵承节这才无奈地待在洛阳理政,批阅着一份份送来的奏疏。 “辽东道转运使张全义奏报,去年新建陂池七个,增良田五千余顷。” 左谕德梁震看完奏疏后,写了一份简明扼要的总结贴在上面,递给太子。 太子粗粗一看,心中有数了,翻开后逐字逐句地审阅。 “世间惜无第二个辽东。”看完后,他感慨道。 这些年,辽东可耕田地数量一直在增长,部分原因是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有更多土地可被灌溉了。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辽泽慢慢退去,虽然缓慢,但肉眼可见,每年都会淤出一部分陆地,经过改造后,都是可以成为农田的。 老实说,邵承节不清楚辽东的极限在哪,甚至辽东当地的官员也不知道。他们只清楚,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到处是厚厚的荒草甸子,几乎比人还高,动物出没其间,都不怎么怕人。 辽东的开发,甚至只进行了一小部分,即便再过个几代人,土地还是分不完。 退一万步讲,即便一百多年后现有土地分完了,但辽泽及其他沼泽退化之后,说不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