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为了招待郡王爷、宋冬大人、徐福大人,溪头村使出了浑身解数,办了一桌宴席。乡间的流水席自有自的风味,宣瑾瑜也吃得开怀。 饭后,她又和宋冬、徐福去看新修的水渠。新修的水渠都是先在田垄里挖出沟壑,夯实土面后再浇抹一层水泥,这样修出来的水渠十分结实,水冲不垮。这种新式水渠已经从玉带河修到了最近的溪头村,沿着水渠,一尺高的水流不停奔流,现在村民们浇地,再不用担着挑子去十多里地外取水,直接拿水桶在水渠里一舀,转身就能开始浇地。今年新垦荒的菽豆因为种植时间晚,所以赶上了这水渠浇灌,看着长势竟然更好了些。 看着田里的菽豆,宣瑾瑜问:“这豆子什么时候可以收成?” “回郡王爷,大约五六天后就可以了。”宋冬说道。 这倒也差不多,不知不觉,都已经到九月下旬了,天气已经转凉,宣瑾瑜日日出门,都要批上外袍。 马上就要迎来自己穿越后的第一个冬天,好在这个冬天还能过得富足。宣瑾瑜松了一口气,按原来南沧县的收成,每年冬天都要饿死一些人,不管怎么说,辛苦了这么些日子,至少今年不用担忧路有饿殍。 夏三照例还是沉默地跟在宣瑾瑜身后,他每日都记着自家殿下的命令,一直跟随在郡王身边,不过就在此时,突然有一名亲卫奔来。 夏三皱起眉头。这名亲卫今日不是留守王府吗?可他很快看见那名亲卫肩上还听着一只熟悉的猎鹰。那是用来跟殿下通信的猎鹰! 亲卫刚走到夏三跟前,那猎鹰也通人性,当即拍拍翅膀,跳到了夏三身上。夏三摘下猎鹰的信筒,刚一打开,就恭敬地递给宣瑾瑜:“郡王爷,这是殿下寄给您的信件。” 裴佑终于有信了!这段时间望泗关彻底封锁,军情一律只报往都城,因此所有的消息都从都城传来,听说这次匈奴的左贤王带着八万大军亲征,一直打到了望泗关,望泗关也殊死苦战,好在这些年望泗关也加紧招兵,兵力相差仿佛。宣瑾瑜日日为裴佑担忧,可连个消息也没有,又如何帮忙? 至于裴佑留下的军侯刘文华,则是带着二百军士日夜在南沧县外巡逻,但望泗关一日不破,南沧县一日无虞。这队军士最后也只是抓住几队毛贼,这之后,来往南沧县的商队一下子更多了,因商队都听说这县城外是军队巡逻,不必担心贼人抢劫。 宣瑾瑜打开信筒一看,裴佑清隽的字迹写了简单几句话,“……匈奴已经溃败,望泗关正在追击残部,安好勿念。” 太好了!宣瑾瑜心里一块大石落地,而旁边人一看郡王神色,还有什么不懂的?肯定是喜讯!军情机密,自然也不会多问,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裴佑的书信上也写得简短。 看来,没多久,匈奴就会退去,往日的和平日子又会到来了。宣瑾瑜心怀无限期待,只要没有战乱,日子总能越过越好。 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加封地 又是一轮秋收。 因为水渠的灌溉, 新开垦的荒地日益肥沃起来,菽豆叶子全都绿油油的, 结出来的菽豆也个大饱满。九月下旬的时候, 县廷府带着各村村民收割了最后一茬菽豆,至此南沧县就算是攒齐了过冬的口粮。加上上次丰收的结余,各家各户也都囤满了粮食。 收完菽豆, 田地里一片荒芜,勤奋劳作了一年的村民反倒有些不适应起来, 手总是痒痒地想要种点啥。没想到县廷府也这么想, 发了两种菜蔬种子下来, 一种叫大白菜,一种叫菠菜。 按照县廷府的说法, 这两种菜蔬都耐寒,只要不是深冬,都能种活,菠菜一个月就能长成, 大白菜则需要两个月。赶在入冬前种这两种菜蔬,还能种个一茬。大家愿意种的就来县廷府买种子, 不愿意种的就算了, 全凭个人自愿。 县廷府的菠菜和大白菜种子卖得也不贵。一文钱一大包。于是村民们邀着一起, 大多都花了一文钱买了种子来种菜。有闲不住的村民就种个一亩菜地,自家吃不完的还可以挑到县城里去卖。想清闲点的村民, 就在自家院子里种一垄菜,留着自家吃, 当个口粮。 时节已是深秋, 宣瑾瑜先是把从系统里抽出来的菠菜和大白菜种子发下去, 还忙着继续做自己的基建工程, 继续修建南沧县的水力系统。 要想生活好,光修水渠可不够,水渠里的水只能浇灌农田,但是作为饮用水却不够干净,底下沉着太多泥沙。南沧县的村民每日都要到一些清澈小溪里去挑水,或者去山泉里去接水,只有这样的水才干净,烧开了饮用才不生病。也因此,每家m.IYIgu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