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侯爷可能为下官解惑?” 哼了一声,张鹤龄扭过头。 “侯爷不出声,下官就当侯爷答应了。” “你……” “侯爷,”杨瓒陡然收起笑容,掀开随身木盒,取出明晃晃一把金尺,“此乃先皇御赐之物,代表什么,侯爷可知?” 听闻此言,张鹤龄陡然瞪大双眼。 “你敢?!” “下官敢不敢,侯爷当真想试一试?”杨瓒挑眉,金尺敲在掌心,“天子身前的刘公公,二十尺不到,便昏厥在地。侯爷强健,想必能多撑些时候。” 云淡风轻,好似在闲话家常。 张鹤龄瞪大双眼,喉结上下滚动。 东厂和锦衣卫不敢动他,一旦太后震怒,百官参奏,王岳和牟斌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杨瓒则不然。 手握先皇御赐金尺,今上都要顾忌几分。纵然事后追究,将他剥皮断骨,千刀万剐,也抵不过自己这顿打。 更甚者,杨瓒手下没有轻重,将他打死……左思右想,张鹤龄额头冒出冷汗,心底发虚,终于晓得了害怕。 嚣张跋扈之人,往往更加惜命。 张氏兄弟便是真实写照。 “侯爷想通了?” 张鹤龄不甘点头。 杨瓒看向顾卿,得对方示意,方开口道:“敢问侯爷,侯府中可还有秘密之处,可隐藏信件等物?” 乍听此言,张鹤龄神情微变。 “那就是有了?” 不等他回答,杨瓒又问道:“可在后厢?” “……是。” “与侯爷私交甚笃,常有书信金银往来的藩王,除晋王和宁王之外,可还有他人?” 张鹤龄张开嘴,一个名字哽在嗓子眼,要吐不吐。 “侯爷,”杨瓒的声音更加温和,“正如侯爷先前所言,您是太后亲弟,天子亲舅。说一句不入耳的糙话,不识字的白丁也晓得胳膊肘不能往外拐。” “天子若记得我这个舅舅,怎会如此待我?!” “侯爷慎言!”杨瓒肃然神情,“下官斗胆,说句不敬的话,天子若是不顾念亲情,您连守泰陵的机会都未必有。” “……” “天子好,您才能好。”杨瓒顿了顿,忽然加重语气,“不提汉唐前宋,只观本朝,前车之鉴比比皆是。您可曾想过,帮着外人,最后会落得什么下场?” 张鹤龄垂下头,冷汗沾背,脸颊抖动,却不是因为愤怒,而是恐惧。 话至此,杨瓒没有继续说。站起身,重将金尺收回木盒。 许久,寿宁侯才抬起头,沙哑开口,道出一个名字。 “安化王朱寘鐇。” 六字出口,就像开启水闸,张鹤龄再无隐瞒,将同安化王的来往全部道出。 原来,比起晋王和宁王,他同安化王的交情更为深厚,可追溯到继承父爵之时。 “宁夏贫瘠,且临草原。其常在信中言,望我在天子面前美言,许其恢复护卫,增设军屯,并请朝廷多发军饷兵甲。” “只是这些?” “每隔三月,安化王府便会遣人来京,多假以行商之名,打探京中想消息。若人不来,多通以书信。” 杨瓒沉默不言,张鹤龄继续道:“先帝大行之前,朝廷发五千万盐引,安化王有意插手。提前遣人送信,告知已通过庆云侯府打点南京户部,将以补残盐之名,奏买长芦两淮盐引。书信皆藏在后厢青砖之下。” 说到这里,张鹤龄咽了口口水,“先时锦衣卫未能找到,今遭大火,恐多已不存。” 庆云侯府? 杨瓒蹙眉,实在没有半分印象。 顾卿侧身半步,在杨瓒耳边低语几句,后者瞠目,半晌没回过神来。 “英宗皇帝贵妃,宪宗皇帝生母周太后,既出自庆云侯府。” 英宗贵妃,宪宗生母,孝宗祖母,也就是朱厚照的曾祖母? 这一门外戚扎根四朝,根基远比张氏兄弟更深。论起嚣张跋扈,更是不遑多让。 能知道锦衣卫搜府时的动向,可见在朝中定有耳目。闹不好,宫中都有钉子。 攥着木盒,杨瓒用力咬牙。 不论是谁,不论这事究竟牵扯多深,背后藏着何人,他都要查下去! 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第五十三章 杨侍读再发威m.iyiGUo.nET